余宗来道长,道号昌盛子,1964年农历冬月三十日出生于陕西省山阳县天竺山镇阳坡村道教世家。他自幼心静好学,寡言勤为,性柔善广。1982年皈依道教,1986年在山阳县天柱山双峰观出家师事上理下贵周大炼师。80年代初期,当时宗教政策刚刚恢复,他不顾先天性心脏病的困扰,与恩师周理贵大师共同往返于隔绝人迹二十年之久的天柱山。在恩师的带领下,他凭借虔诚信仰、坚定的信念和坚强毅力,以省吃俭用、多方呼吁募集善款,最终筹建了重修建设天柱山道观。
余宗来道长曾任中国道教协会九届理事会理事、政协陕西省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及商洛市第三至四届政协会议代表,同时还担任过商洛市道教协会第一至四届理事会会长,以及山阳县第五至八届政协会议代表。在他的努力下,商洛市第一个专业团体——山阳县道教协会成立,并且他本人担任了副会长和会长一职。
在推动商洛地区 道教发展方面,余宗来道长积极寻求社会各界支持,与当地党委政府紧密合作,为进一步规范化管理和制度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随后,他又推动成立了商洛市道教协会,并担任首位理事长,一直致力于振兴本地 道教文化与发展。
除了其对内外友好交往的贡献外,还热心公益慈善活动,如“送温暖、献爱心”等,为扶贫攻坚项目筹集善款达130多万元以上。此外,他也注重人才培养,将30余人选送到中国道学院学习深造,并组织举办各种培训班,使得门下的弟子们能够提升自身素质并为新时代 道教学术研究做出贡献。
2017年10月28日(农历九月初九)晚8时30分,在完成了一生的使命之后,余宗来道长羽化登真,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三代炼师结束了他的一生。这位伟大的修士以其无私奉献精神和对国家民族未来的关怀,被誉为“爱国爱教”的杰出代表人物,其遗志将继续激励着后人的追求。
标签: 大道至简徐徐图之朱一龙 、 道教最高境界四个字 、 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消极影响 、 道家修心之法 、 道家思想的影响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