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秘笈清和真人尹志平的法门之旅

尹志平,清和真人,道教高宗师,其德行功业传颂于世。然而,金庸在其小说中虚构的故事情节,让他长期遭受现代人的误解。尹志平(1169 - 1251),字大和,号清和子,是全真道第六代掌教宗师。他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与儒家学者为伍,从小聪慧过人,对阴阳五行有深入研究,被誉为“生之良能者”。他的父亲虽初不许他出家,但见他坚持不移,最终允许他正式出家。

尹志平拜马钰为师,却因父亲阻挠,他便偷偷逃到庙里学习。在多次家庭争执后,他最终得到了父亲的支持。当年十九岁,他正式出家,在西庵接受刘处玄的法衣,并问《易》于郝大通、王处一。此后,他遍游四方,为道术增光添彩。有一段时间,他居住在潍阳的一座东苑,并被赐予玉清观,以供养众僧。

元太祖征召丘处机时,尹志平随行并成为全真道第六代掌教。在此期间,全真道得到了元朝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其达到鼎盛境界。尹志平不仅恢复了祖先遗迹,还建立了多所重要寺院,以尊崇全真祖师。

晚年,当李志常接任教务时,尹志平选择归隐于大房山的清和观。他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周围的人,在去世前夕,即将辞世之际,与门人表达了自己的感慨。而他的诗词歌曲,如《葆光集》,至今仍传唱不衰,同时,《北游语录》也记录下了他的许多智慧言论,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