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学说巨匠尹志平传承清和之真理

尹志平,清和子,道家学说代表人物,其主张深受尊敬。作为全真道一代宗师,他的德行功业堪称高道大德,但在金庸的虚构故事中,他长时间以来遭受了现代人的误解。他的祖籍河北沧州,宋时徙居莱州(今山东掖县),是全真道第六代掌教宗师。

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和父亲都是急公好义之人,是远近闻名的长者。尹志平天性清明、聪慧颖悟,不逐儿嬉,以读书为乐,对儒道经典有着深厚的造诣。他洞晓阴阳、精通物理,被誉为“生之良能者”。十四岁便拜马钰为师,但因家庭阻挠他出家而多次逃往庙中求学。

随后他正式在昌邑西庵出家,并接受了刘处玄的授业。在与丘处机相见后,他又学习《易》于郝大通和王处一,因此其名声四播,被尊礼远方参道者。不久,他被敕赐玉清观并领众耕稼供养二十年。

元太祖征召丘处机时,尹志平随行返回燕京后退居龙阳观,在丘处机仙逝后成为全真道第六代掌教。他在位期间,全真道得到了元统治者的支持,达到了鼎盛状态。在窝阔台南征返还燕京时,被皇帝迎见,并特赐三洞四辅 道经一藏。此外,他还恢复兴建了多个重要寺庙,以尊显全真祖师。

晚年将教事交付给李志常归隐于大房山清和观,最终在长春真人诞辰日辞世,其遗容由门人守墓终身。朝廷追赠“清和妙道广化崇教大真人”,其诗词歌颂结集成《葆光集》,言论辑录成《清和真人北游语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