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志平,道教祖师爷的化身,其清和真人之名响彻古今。金庸笔下,他以高道大德著称,但现代读者往往被误解为虚构人物。然而,尹志平(1169 - 1251),字大和,号清和子,是全真道第六代掌教宗师,以其出生于书香门第、聪慧过人、精通阴阳之术而闻名。他在马钰门下修行,并在父亲允许下正式出家,在昌邑西庵接受刘处玄的授业。
明昌二年(1191),尹志平前往栖霞拜见丘处机,并学习《易》于郝大通与王处一。这段经历使他成为远近尊礼的道士。在潍阳,他接待了一位世袭千户,后来被赐予玉清观作为住持,这里他领导众人耕作供养二十余年。
元太祖十四年(1219),尹志平随同丘处机返回燕京并继承了他的职位,从此成为全真道第六代掌教。在这期间,全真道得到了元统治者的支持,达到鼎盛时期。元太宗四年,他迎见了窝阔台南征归后的皇帝,并受到了皇后的慰问与特赐三洞四辅道经一藏。
在掌教晚期,尹志平感叹祖庙荒废,便着手恢复兴建佑德观、云台观等重要圣地。他将教事交付给李志常后便归隐于大房山清和观,最终在长春真人的羽化纪念日辞世,为人称颂至今。中统二年(1261)朝廷追谥“清和妙道广化真人”,至大三年(1310)又加封“崇教大真人”。他的诗词集《葆光集》流传至今,其中包含许多勉励人们忍耐谦逊、苦己利人、行善远恶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