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欲究本选读道学经典句子

修行不除欲,总是走旁门。欲是心中害,留他是病根。公若想除欲,下手要顶真。只候欲动时,发狠再发狠。诸欲都除完,才能养精神。

要得无后患,把他当仇人。当学越伐吴,尝胆又卧薪。此仇若不报,枉为世上人。

人人都有觉,因何觉不着?私欲蒙蔽心,因此不知觉。不觉走邪路,走差弄下错。私欲都除完,自然见知觉。

觉者无穷妙,管保不做错。不错不为奇,精气神包合。包合有涵养,养足成仙佛。

刀钝石上磨,人笨世上学。学便许公学,但情欲莫染着。大富贵看成假,小名利齐打破。在百花林中走,一叶黏不着;会耍离身拳,不用刀枪也能避过。这才是道中宝,就是人难学。

今生得人身,我当就是人。在心里包兽性,却不得存人类性。如果能换得过,将扎下圣贤根;假若换不过,则变兽保得稳。一朝身要死,就自入禽兽群里去。

人的老去性不能长久,而死亡也不可能使其永恒的生命断绝。但真正的生命常在流转之中,即人们却未曾识别出来。这前缘相交,只需在狭路逢一处即可解开冤缘之结,有了这件事就无法逃脱。如果能够解开这些纠缠,那么红尘迷局便不会困住我们了。

三教大圣人,无一人不是讲述如何剔除私心的重要性。不过谁能看到私心的严重程度,当面拿出它来呢?将其放在掌心观看,它如同青黄黑白赤色一般明显。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讲述玄妙法则,使人们陷入迷惑中的原因之一。而许多行径都是如此理应如此,因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如果没有私心,便无法养成精神;反之,如果没有私心,那么精神便容易得到培养。这两点关系重大,因此应当早日对此进行评价和理解。不必依赖银钱来打通关节,也不要让他事宜繁多地烦扰别人才好办事。他并不需要前往天下的名山大川,也无需到处寻找某些地方。他只是毁谤远方万里的道路,而信仰就在自己的内心里。当你悟透顺逆、窍及妙法,你就会明白如何照顾自己的身体,从根本上来讲,这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修炼方法。

从古至今,从古至今,没有二春。一切黑暗之后都会变得明亮,再次变回黑暗。一切阴霾之后都会变得晴朗,再次变回阴霾吃东西之后,又继续吃下去;饮水后,又继续喝下去脱掉衣服后,还穿回去睡着了又起床,这样不断循环卖弄智巧、展现豪强,最终自己败坏自身的精力和意志百工技艺全都会,有能力的人更劳累自己的身体聪明伶俐、才华横溢的人,也只能成为奴婢或婢女古代皆说因果报应,如果真的有报应,那又该由谁承担?

因此,我们应该努力获得虚名与浮利,但这并非没有风险,因为这样做很可能引来了报应而再度陷入世间琐事与文字游戏,再活百年也还是如此,只是在不同的环境里体验相同的情感,不如保持简单纯粹守护自己,不求外物,以此来益于自身和精神的大发展。大道其实就在你的方寸之间,只需要专注于其中寻找答案而已。你没必要像其他凡夫俗子那样劳苦智慧,用死的心灵活着,你就能达到完全清醒状态了。

修行还需要这个肉体,让旧的心换新的一颗。他人的秘密传授换性的法则,可以解脱内心深处千丝万缕的绳索拨转一盏智慧灯光照亮宇宙整个虚空,看透一切世间假象,与命运紧密相连斩断三尸六贼,如同赶退侵袭我身边的一群魔鬼天理复归于淳朴状态,便可见到从前的旧主人,在五明宫内谈论道德,每个时刻每个瞬间都保持天然纯净态度修炼腹中的玄妙法则,是世界上的普通事情,即使有人懂得这一点,他们也不敢轻易分享给任何人学习这种方法,并且通过改变自己可以达到的境界,即使平庸的人也能够达到至高无上的真实境界].

世间各位均享受各自喜欢的事物,但是只有进入玄关最难以模仿有人悟开玄关原理,此乐趣非等闲可比身外寻觅洞天福地,都藏在内心里只要把握住这个关键,就可以在任何时候找到安宁福祉。在玄关内部包含阴阳消长之妙,对此难以掌握但明确了解此方,可以彻底剔除情感干扰,不必忏悔地狱罪孽冷风吹过衣衫困顿睡眠渴望饮水饥饿啄食 身形与众不同,但并无特殊技巧或怪异行为仅凭外表不同而已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