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南朝齐梁时期的著名道士,孟景翼在佛道辩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以字辅明或称字道辅,是江苏平昌安丘(今属江苏)或吴兴人的至孝之人。在南齐时期,他曾被文惠太子召入玄圃,与众僧开会。竟陵王子良命他礼佛,但孟景翼拒绝。子良赠给他《十地经》,孟景翼回应撰写了《正一论》。
他的主要观点是:“《宝积》云‘佛以一音广说法’,《老子》云‘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这其中的一妙,在于佛教中的‘实相’与道教中的‘玄牝’,即大象也是法身。”“自古以来诸圣都遵循这一原则。老释未有分歧,而迷失的人却把它们分开而不能合二为一。善行遍布万物修炼成圣,即使有千般称号、百般赞美,也无法尽述。”③这足见孟景翼试图调和佛教与道教的矛盾,并主张两者“归一”。
据《三洞群仙录》记载,当时竟陵王盛洪释典,广收集各路僧侣,与孟景翼对辨二教邪正。孟景翼随机应变,其辞理无懈可击,“蔑以加焉”。在梁天监二年(503年),置大小道正职位,孟景翼当时担任大正官,并多次为国讲说其学。在天监四年,有座主建安王伟,对他问:“道家经典非常严格,《老子》的内容仅限于盟誓传授,不是先贤的真意,不是普通所说的东西吗?”孟景吾回答:“崇尚秘密严谨的规条,就是宗派之本妙用;理性相融合的事迹,不违背常理。”
以上所述表明,孟景吾精通道教教义,被后世尊称为大孟。
标签: 儒释道各修什么 、 道家是对儒家的补充 、 道教提倡什么思想 、 道家九字真言繁体字 、 道家口诀大全10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