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恩(?~402)是东晋五斗米道的代表性人物和起义军的领导者。他的字叫灵秀,家族世代崇奉五斗米道,是永嘉南渡后的一支重要世族。他与叔父孙泰都曾师从杜子恭,受人尊敬。在东晋时期,他的叔父孙泰因其深厚的道法知识而受到许多官员如孔道、桓放之、周勰等人的敬仰。
然而,当王恭起兵反叛时,孙泰被迫以讨伐为名私自聚集数千人准备起义,但最终遭到司马道子父子的诱杀。孙恩逃往海岛,在那里他收集了一些追随者,并誓言为叔父复仇。当时民心浮动,因为朝廷推行了“乐属”政策,即免除奴隶成为客流并转移到京城充当兵役,这加剧了民众不满情绪。
隆安三年,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下令征调八郡的人口进行兵役征发。这个举措激发了民众对抗朝廷的热潮。孙恩利用这一机会,从海岛率领一百多名追随者攻克上虞,并在此基础上扩展势力,最终成功占领会稽及七个郡。这场起义迅速蔓延,每天有十万余人加入他们的事业。
由于他的信徒相信长生久视之术,他们将他称作“水仙”,这也增强了他们对他的忠诚。虽然后来谢琰率军平息了乱事,但这场起义对于五斗米道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它成为了一个更大的社会力量。此外,它还促使了一系列改革,如冠谦之和陆修静等南北朝时期的大师们试图通过改革来规范和系统化教派活动。而《隋书·经籍志》中记载有关于孙恩的著作《孙恩集》,但已失传。
标签: 知其白守其黑的哲理 、 无欲则刚的出处是哪里 、 道家十字真言咒语 、 大道至简顺口溜 、 九字真言修炼打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