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生,道教全真随山派的创始人,他的智慧和修为深受人们赞赏。他的著作丰富,对道经的解读精准细致,充满了深邃的智慧。他的一生中有六册文集,这些都是他自身修行经验的结晶,对于后来的全真道徒们提供了极大的指导意义。
一、早年修道
刘长生的名字是处玄,字通妙,号长生子。他出身于山东莱州(今掖县)的武官庄一个官宦家庭。刘长生自幼丧父,以孝行闻名乡里。在青少年时期,他决心不娶,不求荣华富贵,只愿修炼。这一志向直到他母亲去世后才得以实现。
二、初学王重阳
在金大定九年的冬天,王重阳携带着邱处机、谭处端等人来到了掖城传道。当时刘长生的母亲还在世,他遵循家规,没有直接拜师。但当王重阳再次来访时,他急忙赶到迎接,并被王重阳看中,因为他的神采超群,就被赠诗并收为弟子。这是“全真七子”之一,也是最后一个加入全真派的人。
三、开创随山派
之后,刘长生跟随王重阳,在宁海州、三州五会及其他地方传播道教。在南京上清宫遇到了悲剧性地去世的情景,但他的灵魂并未消散,而是在云溪洞中继续传 道宣经,最终成为了洛阳城东北湹水之滨云溪洞的一个重要人物。在那里,他凿出了古井,并将其命名为“三井”。
四、显露神迹
由于一次诬告事件,被关押了一百多天,但最终因杀手自首而释放。尽管如此,一位驸马都尉仍旧下令逮捕他,但又因为无数见证者都认为他是一位高尚且不应受牢狱之灾的人,因此最终释放出来。此外,还有一次金章宗召见他,却因为回答“广成子之言乎?”而未能得到回应,最终回到山间。
五、高寿圆寂
最终在金泰和三年正月的一场盛大仪式上,由两位高级官员列昭毅和列师鲁前来礼师问道。然而,当他们提议要尊称他为朋友时,他却说自己即将离去,不足与他们为友。此后不久,即二月六日,在众人的鼓噪声中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留下的作品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国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知识和精神启示。而他的遗容则被封建士族视为圣贤模范,使得他的形象更加神秘而崇高。
标签: 道家如何理解为和不为 、 无欲无求更高级的说法 、 男人无欲则刚是真的吗 、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出自何处 、 道家经常说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