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恩(?~402),东晋五斗米道的重要人物和起义军领袖,以字称灵秀,祖籍在今山东胶南县境内。他的家族自古就信仰五斗米道,这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宗教信仰。在永嘉南渡之后,他家族成为了一些世族中的代表。
孙恩的叔父孙泰是奉杜子恭为师的,也就是五斗米道的首领之一。杜子恭去世后,孙泰继承了他的法术,并获得了人们的敬重。许多有影响力的人物,如黄门郎孔道、鄱阳太守桓放之、骠骑谘议周勰都尊敬地对待他。
然而,在王恭之乱爆发时,孙泰被误认为要篡夺皇位,因此他被杀害,只留下孙恩逃到了海岛。他在那里聚集了一些支持者,并誓言要为兄长复仇。当时民心浮动,一场名为“乐属”的免役政策引起了民众不满,于是孙恩趁机率部攻占上虞,并继续扩大其势力,最终控制了会稽八郡。
随着更多人加入,他建立了一套官职制度,将自己定位为“征东将军”,并且号召其追随者成为“长生人”。他向朝廷提出诛杀会稽王道子和元显父子的要求,但最终失败。在此期间,他组织的一支庞大的起义军曾一度威胁到整个国家安全,使得朝廷不得不派出谢琰带兵镇压。
尽管经历多次战败和困难,但孟郊仍然坚持自己的信仰,最终在隆安四年三月的时候因战死于临海,而他的追随者则认为他已经成为了水仙,从而投入到了死亡者的怀抱。这一事件也促使了当时社会对宗教信仰与政治权力的关注加深,同时也推动了南北朝时期宗教改革和天师道等新兴宗教运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