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恩(?~402),东晋五斗米道的重要代表人物,奉行“长生久视之道”,信仰天、地、水三官,尤其崇尚水仙。他的祖籍在琅琊(今山东胶南县境南),家族世代遵循五斗米道,是永嘉南渡时期的一支世族。在孙泰的影响下,他接受了五斗米道的教义,并继承了孙泰的职位和影响力。随着王恭之乱爆发,孙泰被诱杀后,孙恩逃到海岛,与少数信徒一起准备复仇。
隆安二年(398年),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发布免奴令,让民众成为客人,这一政策激起了民心骚动。孙恩趁机率领部下攻占上虞,一举破坏会稽,被封为征东将军。他建立了一套官僚体系,将追随者称为“长生人”。然而,谢琰率领东晋军队进行镇压,最终击败了起义军并杀害许多领导成员。
尽管如此,孟康与刘牢之继续抵抗,他们成功攻破广陵,但由于给养短缺和疫病流行,最终失败。在此期间,卢循成为新的领导者,并一度北伐直至失败。孟康等人的反叛对朝廷构成了重大威胁,也促使当时的人物如冠谦、陆修静对道教进行改革,并引发了南北天师道的兴起。
《隋书·经籍志》中有记载 孙恩集 五卷,但已佚失。此外,由于他的行动深远影响,我们可以认为他不仅是五斗米道的一名忠实信徒,更是一位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人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持久影响。
标签: 道家经典禅语静心修身 、 无为而无不为的感悟500 、 无欲则刚有欲则强啥意思 、 道家的核心思想是 、 道家绝密先天一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