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声音,不仅是耳朵可以听到,更多的是心灵感应。《道德经》中提到的“大音希声”,不仅是一种声音,更是一种境界,是超然洒脱之声,是追求悠然意境的象征。在众多乐器中,那个最接近这种境界的,就是古琴。
古琴,又名瑶琴、玉琴、丝桐或七弦琴,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年以上,它拥有宽广的音域和深沉而余音绕人的声音。自古以来,“琴”就被视为其特指,在汉文化中,古琴的地位无比尊崇,被誉为士人必备之物,其艺术地位高于棋书画,被称作中国传统文化四艺之一,占据首位。文人们将其视为高雅生活的一部分,以至于伯牙与钟子期之间关于“高山流水”的知音情谊成为后世传颂的事迹。
道教与古琴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情缘,道教教义对古琴美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道教追求自然、逍遥和超脱世俗纠缠,而在音乐领域,他们寻找的是一种能够体现这种精神层面的声音——“大音希声”。这股精神层面上的重视使得他们更加注重弦外之音,这一审美理想得到了许多著名哲人如阮籍、嵇康、白居易、周敦颐及徐上瀛等人的认同和发展,使得“淡乎其无味”的观点在音乐审美上形成了一种崇尚淡和之乐的心态;同时,“大音希声”的思想则被陶渊明、白居易及薛易简等人所继承,使得追求那种能够引起共鸣但又不显露出来的声音成为众多演奏者心中的目标。此外南华真君所倡导的忘言忘食忘忧,也被陶渊明等众多志同道合的人士所继承,使得音乐作品中的言外之意也成为了提升听觉体验的一个重要手段。而许多高级达观者的宗师也是出色的古筝演奏家。
时间流转过千年,我们依旧从这个简单而又复杂的乐器中寻觅那份东方文化的大智慧。在1977年,当美国宇航局发射了两艘旅行者号探测器并搭载了一张刻录世界各主要文化代表性的音乐片段金唱片时,其中便包括了中国代表曲目——《高山流水》。这首曲目以它独有的韵律,让人类的声音穿越星辰间,与宇宙交流。这正是我们对于那份永恒存在却难以触摸的大智慧的一次尝试,一次跨越时空的小小探索。
标签: 道法自然篆刻印章 、 庄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 、 道家相信的句子 、 道教9个等级 、 道家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