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喦先生,字洞賔,號純陽子,以東平人自居,其實乃河東河中府永樂鎮之人。曾祖延之仕唐,終浙東節度使;祖渭為進士,官禮部侍郎,有四子:溫、恭、儉、讓。先生乃讓之子,於貞元十二年生於林檎樹下。
少聰敏,一日誦萬言至文宗開成二年丁巳時,被擢舉進士。在龍姿鳳目之間,他的外表神氣,使人聯想到張良和太史公。他後來因遊廬山遇異人得長生訣,一說武宗會昌中兩次不第後,因在長安道中游走華山時遇一奇男子。
這個人長髯碧眼自西而來,与他共炊。髮者親爨,而先生隨即就坐,不覺睡著。一夢中登科及歷任顯官,但偶上殿應對差誤,被罪謫官南遷江表。在風雪路上,他突然梦醒,只覺得那位奇男子尚未煮好飯,而他卻已經從夢中醒來了。髮者笑曰:“黃粮猶未熟,一夢到華胥。”先生驚問:“公安知我有夢耶?”髮者回答:“公適來之夢,富貴不足喜,貧賤不足憂,大抵窮通榮辱、壽夭得喪、往古來今皆如一夢。”
其後呂仙翁棄儒業而從游師事鍾離權,並學習修行性命,不差毫髮。他晚年多遊湘潭岳鄂間,被稱為神仙之一。他留下的詩文甚多,其中包括《真常集》、《丹訣演正論》、《述劒集》,均有玄旨以遺後學。
據傳,他在南遊巴陵西還關中時,在紫極山沖昇天界。而他的傳記則記載他歷江州黃鶴樓五月二十日午刻昇天。但是他的出生年份和死亡時間並無明確紀錄,因此難以確定其實際活躍的年代。
呂喦的一生充滿了神秘色彩,他與其他道家的高手,如施肩吾(希聖)、徐鈞(水仙)、楊雲外(慕仙)等人的交友和相處故事,也被流傳作佳話。他們都是一些追求長生的道家修士,用他們自己的方式探索生命的奧秘和宇宙的規律。
然而,這些故事是否真的發生過,以及他們所追求的是不是真正存在的“長生”,一直都是爭議焦點。不管怎麼樣,這些人物都成為了一代又一代中國民眾心中的传奇人物,他们所代表的智慧與精神仍然激勵着許多人去探索生命的深層意義。
标签: 道教说爱情的最高境界 、 有品味女人的经典语录 、 无为而无不为怎么回复 、 什么样的女人适合学易经 、 道家故事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