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养的道家高人,道教神仙品级—修道有先后之序。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就将神仙分为六等:一为神人,二为真人,三为仙人,四为道人,五为圣人,六为贤人。并称:“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风雨,道人主教化吉凶,圣人主治百姓,贤人辅助圣人的理万民录也。”晋葛洪《抱朴子内篇.论仙》引《仙经》将神仙分为三等:天仙、地仙、尸解仙。称:“上士举形升虚,以名山游于中士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又把神仙分为七阶:玉清、上清、太极、太清、九宫、洞天、高阳。而北周的《无上密要》则从得道成善的层次出发,将神仙分為:得鬼官道行者(死後安排)、得地真行者(長生不死)、得九宮行者(修煉到一定程度)、得太清行者(更進一步)、得太極行者(最高境界),其中“得鬼官”表明死後也有升善的希望與機遇,从而说明南北朝時已有“鬼聖”的說法。
唐时的《天隐子》又将神仙分為五類,其中包括在人間稱的人間賢靈,在地球稱的地球精靈,在天堂稱天堂尊靈,在水中稱水中智靈,以及能夠變化通曉一切者的無方妙用。在宋代张君房编著的《云笈七签· 道教三洞宗元》,將其进一步细化為九品,并称:“每一品皆有二十七位”。这些分类方法多种多样,但基本都围绕着修炼成长和达到不同境界的情况来进行。
总结而言,无论是按照什么样的标准来划分,只要能够通过不断努力和坚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炼水平,就能逐步提升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最终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长生不老,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一切。
标签: 道教的三种学说 、 关于修行的励志句子 、 女的当道士有什么禁忌 、 道家代表人物及其管理思想 、 道德经无为而无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