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世真仙体道通鑑卷之四十道教四大真人游自然山水

薛季昌,河东人也,以山水为志,不好荣华。有一日,他游青城,得遇正一先生司马承禎,授予三洞经籙。薛季昌研真窮妙,勤修道法,因此高真屡降,仙风道气常在。

唐明皇召他入宫,并延问道德,对他的诗词赞不绝口,即赋诗曰:“练师志慕玄门,栖心南嶽。”后来,他因事而辞去朝廷的职位,只愿归隐南嶽,以守清白。

田虞应,又是一位高士,以性格樸拙著称。他曾侍亲于攸县,因喧哗被迫迁往南嶽,与世隔绝五十年后才回归社会。他与蔣含洪是至交,也和呂渭、楊馮等人有所交往,有一次他因为雨不下,就带着简陋衣物前往郡城,最终使雨云散开。

馮惟良,是一个修行于衡岳的道士,与徐靈府、陳寡言结为兄弟般的朋友。他曾受田虞应之教,为其传授了三洞祕法。在天台山,他还参与了许多建筑项目,如上清閤、降真堂等,并以此作为纪念正一先生的遗迹。

陳寡言,则是一位隐居于玉霄峰的道士,以琴酒自娱,对自然充满热爱,其诗作中流露出对生活无忌讳的情感。虽然他没有实际修行,但他的弟子劉介却继承了他的精神并继续前进。

徐靈府,是钱塘天目山人,一生致力于学术和文学,同时也修习道学。他在天台雲蓋峰虎頭岩石室中居住十余年,被友人建造了一座草堂,但他自己却选择在岩石上自筑房子。他的生活简单朴实,却又充满智慧和幽默感。

劉元靖则是王道宗的一位弟子,在王死后收到了所有图书和秘籍,并将其藏匿起来。当时有人询问刘元靖是否能长生,不料刘元靖反而提出“无利无营”的生活哲学,最终被放逐回家。但当唐伸夫人病重求助时,他竟然拒绝给她药方,而是在最后关头指示让史君韩曄使用,这导致夫人奇迹般地康复。这段故事展现了刘元靖坚持自己的信念,即使面对生命危机也不轻易妥协。

葉藏質則是處州松陽人的門徒之一,他於玉霄峰創設了一個名為「石門山居」的隠逸處,並且精通符術。在叶藏质去世后,由應夷節所撰写的一篇墓誌铭记录了叶藏质晚年的境界,以及他与应夷节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互相扶持的心理状态。而應夷節則與葉藏質及劉處靜為林泉之友,他们共同探索着更深层次的人生意义和宇宙奥秘。此外,还有左元澤這樣的人物,他们以一种超然脱俗的方式追寻内心世界中的真理,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保持着一种宁静与坚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