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季昌,河东人也,以山水为志,不好荣华。有一日游青城,遂南至桃源,后遇正一先生司马承禎于南嶽,授以三洞经籙。研究真法,勤苦不懈,因此得道真人之尊。
唐明皇召入禁中,对他深表赞赏,因而赋诗曰:“练师志慕玄门,栖心南嶽”,并赐予优厚的待遇后,又命他回山居住。上面有诗云:“洞府修真客,将成金闕要,我愿奉玉清书。”
田虛應,是齐国人,以樸拙自持,有“良逸”之称。在隋朝时,他侍亲于攸县,但因喧嚣而被徙往南嶽。他在紫盖峰耕地五十余年,其母去世后,他便游历了五峰,最终定居于天台山。
馮惟良,是相人出身,在衡岳修道,与徐灵府、陈寡言为交友。他曾向田虛應学习三洞秘法,并继承其道统。
陳寡言,以琴酒自娱,有“大初”之号。他虽未能亲行,但传授给刘介者,使其得道。
徐靈府,是钱塘天目山人,以通儒学著称。在天台云盖峰虎头岩石室中修炼达十余年,被门人建草堂请他居住,但他坚辞不受。最后,他自己筑了一所房子,即方瀛院,在那里生活了许多年。
劉元靖是武昌人,他的师父是王道宗。当王道宗去世时,只留下图书和衣衾给学生们,这就是刘元靖得到他的遗物的原因。刘元靖感悟之后,便泛舟洞庭湖、游历武陵,最终定居于南嶽,与田良逸同修 道德玄樞注九真降聖法典。
葉藏質是處州松陽人的後裔,也是一位高明的符术家。他在玉霄峰创建了一个名为石门山居的地方,每天誦读《度人经》和《度生经》,晚年尤精符术,对此有着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当婺州牧官遭到邪物侵扰时,就向叶藏质求助,用他的符术成功驱除邪物,从此名声大噪,被封为玉霄观观主,并且在生命末期与应夷节共饮,一起告别尘世。
应夷節字适中,是汝南人的後裔,与叶藏质、刘处静等多有交往。在接收到正一紫虚都功等籙后,他还获得了上清迴車畢道及紫文素带藉地騰天符等神奇力量,为当时的一位顶尖的隐士之一,被尊敬并推崇,同时也是左元泽师傅之一。此外,还与吴越地方的人民关系密切,他们对他的敬仰可见一斑。
标签: 修道需要禁欲吗 、 修道分为几个境界 、 普通人怎么修道入门 、 道家四大经典著作 、 道家经典集中了老子的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