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神仙孙思邈大医精诚守真经

高明见 孙思邈,南北朝至隋唐间著名道士、医药学家,于阴阳、推步(天文历法)、医药无不善。孙思邈所著之《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提出“大医精诚”的思想,是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其中认为大医必须具备两个品质,第一是精,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学知识和技能,以致能治百病;第二是诚,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用同情心去感受患者的苦恼,与患者同体共鸣。

孙思邈以其崇高的医学精神,被后世尊为“药王”。《旧唐书.孙思邈传》记载:“孙思邈,京兆华原(陕西耀县)人也。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他深通儒释道三教,并且擅长制作各种草药,他创作了许多关于医学和养生的大作,如《摄生真录》、《枕中素书》等。

然而,《旧唐书》中自相矛盾的一段记载,却引起了关于孙思邈真人的年龄的一个千古之谜!根据记载,他自称开皇辛酉岁生,但当时并没有辛酉年,而只有辛丑年,这让人们对他的年龄产生了疑问。不过,无论如何,他在永淳元年卒,即公元682年,被认为世寿141岁。这位伟大的醫聖,其遗训至今仍被后人敬仰,他的哲学思想和医学理论对于后来的医疗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