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老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道家哲学中的地位无疑是最高的。他的著作《道德经》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阐述了“无为”、“自然”、“和谐”的生活理念,这些理念不仅指导人们如何与自然相处,也成为治国理政的一种原则。
张岱年
张岱年(1086—1145),字仲思,号静斋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道教学者。他主张内外兼修,以养生为本,认为人之所以能长寿,是因为能够调和五脏六腑,使身体健康。此外,他还倡导“求真务实”,强调实践超越理论。
陈抟
陈抟(923—989),字明夫,号太虚先生,是五代时期著名的道教宗师之一。他创立了“太虚派”,主张通过修炼达到精神境界,将宇宙万物视为一体。他的弟子遍及各地,对后世有着广泛影响。
郭璞
郭璞(276—324),字文宝,一称郭公,是三国末期至东晋初年的重要人物。在文学、艺术、政治等方面都有所建树,同时他也是一个信仰极强的人,对于道教有着浓厚兴趣。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出他对自然美景和人生哲学的思考。
张伯龙
张伯龙(1056—1127),字少游,一作少游居士,是北宋时期的大法师,被誉为“九天青衣”。他不仅精通医学,还擅长易卜术、占星术等神秘知识。在道教中,他推崇内丹派,不但研究药石,还发展出了独特的心灵修炼方法。
吴琚
吴琚(1029—1090),字玄高,以其奇异观点和丰富想象力闻名于世。他是一位大胆革新思想的人,在宗教领域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如将宇宙看成是一个巨大的生命体,每个生命都是它的一个部分。这类似于现代科学中的整体主义思想。
标签: 怎么理解无为而无不为 、 关于玄学的高级语录 、 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吗 、 修行的最高境界的诗句 、 女人说无欲则刚什么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