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在社会中复苏的温暖故事阿公阿婆教孙子讲客家话的美好时刻

阿公指着卡片上的壁虎图,认真地对孙子说:“孙子,你要记住,这里的壁虎叫做‘壁蛇’,它会爬墙。跟我读一遍:壁~蛇~里~”

阿公接着指着肥皂的卡片,说:“这就是‘番碱’,平时用来洗身子的。”

接下来,他指着苍蝇的卡片,对孙子说:“这里面的‘乌蝇’是害虫,不好东西。”然后他示范如何读出“乌~蝇”。

阿公又拿起钥匙的卡片,对孙子讲解道:“这个叫做‘锁匙’,用来开门。”

随后,他展示螃蟹的卡片给孙子看,说:“这只螃蟹很有膏腴。”然后一起念出“唠海”。

接着,他指向膝盖的卡片,对孙子说,“这个叫做膝头”。然后一起念出“嚟”和“三轮车”。

最后,他拿起勺子的卡片,说这是你平时吃饭用的。

兴宁阿婆也参与了这一过程,她教导孙子一些客家话,比如“锁屎”,是开门用的;还有其他词汇如“王擦”、“扫把”、“圆笔”等,每个词汇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使用场景。通过这些简单而实用的例句,阿婆传授了客家语言的一些基础知识,并鼓励孩子从小学习优秀的语言文化,以便将其传承下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