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昆山民间龙戏节绚烂烟云中的古韵舞动

在那个温暖的五月,周庄镇上举行了一场特殊而精彩的节日——“龙戏节”。据《周庄镇志》记载,这一传统活动始于民国五年(1916年),当时一场大火席卷了西中街,烧毁了百余间房屋,给居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了防范此类灾难再次发生,镇上的居民们共同筹集资金成立了“火政会”,并购置了现代化的消防设备。

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日,全镇都将停下繁忙的手工艺和农业工作,参与一次特别的演习——试验水龙。救火队员们在中市街圣堂集合,然后以冲锋旗为先导,在全镇巡游,以展示他们的技艺。最终,他们聚集于南河滩,一声令下,便开始竞赛,看哪支水龙能够迅速吐出水来。这不仅是一项技能展示,也是一种团结协作与社区精神的体现。

节日期间,还有两天表彰仪式,将在城隍庙前戏台上进行,每天两场演出。一方面是对勇敢救火者的赞扬,一方面也是一个社交盛会。四乡八镇的人们纷纷赶来观看,这两个晚上热闹非凡。在表彰仪式上,还有一条规矩不可忽视,那就是不能穿红色的袍子,因为红色象征着火,而绿色则象征着水,因此赐福的“天官”必须换装成绿袍。此外,还有一些关于“火”的剧目被禁止,因为它触及到了忌讳之事。

经过几年的发展,“龙戏节”已经成为周庄独有的文化遗产,不仅是庆祝和纪念过去的一种方式,也是当前居民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这一传统活动通过其独特的情景和丰富多彩的情感,为人们提供了一段回忆历史、理解当下的宝贵机会。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人民智慧与勇气,以及他们对于安全与团结理想追求的一致努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