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12月24日,中国道教协会举办了第十二届玄门讲经活动,本次活动以“爱人利物,和合包容”为主题,以《太上洞玄灵宝中和经》等多部道教经典为依据,深入探讨新时代道教价值观、人生观与修行观。"中和"思想是道教修行的核心要义,它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中”,一个是“和”。所谓“中”,即站在中心位置,与四极八方相对应;而“和”则意味着万物相合,无分无别。在修行过程中,我们容易忘记初心,当智慧增长时,便离初心越来越远。然而,按照祖师的教导,“物极必反”,我们应该往回走,将复归于朴的理念应用到生活与修行之中。当我们站在南北两个极点时,无论向何方向迈步,都将逐渐回到中心。
人的生命追求的是向前进,而修行则是一种往回返的功夫。“凡心死,道心生”,这句话并不意味着抛弃尘世,只是在提醒人们明白什么是道心、什么是凡心。在红尘世界度过一生,也可视作巨大的功德。因此,在这里,“道心”指的是做事要符合天地大道的心态,而“凡心”则是只顾私利、满足个人欲望的心态。究竟成为仙还是魔,或许只在一念之间。
通过对比众多修行法门,我们可以发现尽管每个法门都有其独特之处,但它们其实都是在探讨如何达到同一种境界,即不偏离,不分割。这正如南华真人所说的“齐一”,万物为一,这种境界才真正见到了人间与众生的本质。此外,每个人的内在也蕴含着这种本体,因此,只需通过外在相互悟出这个本体,就能直接达成修行的目的。而这种状态,就是所谓的"中和"二字所阐述的根本奥妙。
标签: 道教说的话 、 无为而无不为怎么回复 、 什么叫悟在天成 、 共修的功德 、 关于强大的道家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