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药金州大膏药中医药文化大连市传承人张寿义

【项目名称】金州大膏药中医药文化 【项目类别】传统医药【项目地区】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项目级别】市级【项目保护单位】 【项目批准时间】2020年5月28日被列入大连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传承人简介】 张寿义,男,38岁,汉族,主管中药师,1986年出生于金州区向应街道。2008年岁拜张立申为师开始学习熬制金州区大膏药,2011年开始自己熬制大膏药。张寿义作为“大膏药”第五代传承人,对“大膏药”的制作工艺烂熟于心,每年跟随师父上山,用传统工艺手法制作“大膏药”,且能独立完成每个环节的操作,得到了师父的认可。他带领团队制作的“大膏药”,因其显著的疗效,解除了广大患者的痛苦,在金州周边地区享有盛誉,每日慕名而来的患者络绎不绝。 创始人老中医郭有铭于1898年,聆受祖传膏方真谛,悉心研读祖传秘籍研制出“大膏药”。1952年,金县金州镇中医联合诊所(金州中医医院前身)成立。药剂主任郭德本,在父辈郭有铭研制的基础上对“大膏药”的处方进行改良,并开始在医院熬制“大膏药”。1959年,金县中医院成立,1968年,“大膏药”熬制由郭德本、陈福锁和滕元高负责,1976年开始,高华任药剂科主任,对“大膏药”进行了2次重大技术改进。“大膏药”的药物组成经过了数次大的变动,终于形成现在的固定药味和制备工艺。1996年,于鸿逸、张立申、马瑞丰开始主持“大膏药”制备工作,2008年,赵勇、张寿义师承学习大膏药的制作工艺并主持工作。现在,“大膏药”已经成为医院的品牌,医院以师承方式传授“大膏药”的制作工艺,到现在也已经五代了。 来源:大连数字文化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