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早些体会到这句话,或许我们的人生境遇将会大不相同。最近,我阅读了这样一段话,它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让我在第一次读后重复多次,直至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感受。每次读完,我都忍不住赞叹:能真正领悟这句话的人,或许早已经历了无数磨难。
这句话的内容是这样的:“气傲皆因经历少,心平只为折磨多。”气傲皆因经历少,是指那些没有丰富生活经验、局限于自己小圈子内的人,他们的心高气傲,是因为缺乏见识,没有看到广阔的世界,只知道自己的狭隘想法。在琐碎的日常中,在有限的思想里,他们自以为努力了一点,就觉得已经超越许多人,这自然使他们变得眼高手低、不可一世。
《道德经》提醒我们:“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过度刚硬就会遭毁灭,而树木太过坚硬也容易被砍伐。坚强往往处于劣势,因为你成为了众矢之的。而柔软者却能获得尊位,不受损害。真正的大智慧是从阅历丰富而来的虚怀若谷,与世无争,而不是锋芒毕露显摆自己的学问与本事。如果自视清高地认为自己最聪明,将他人看作愚蠢,最终只能是自己出丑。当你在众人面前炫耀时,你可能正被别人视作愚蠢者。
心平只为折磨多,人的成长需要经过漫长而痛苦的过程,每个哲理都来源于经历,每一次体悟都来自于磨砺。不仅社会和生活给予我们的打击,我们所谓“快乐”和“安稳”的时候,也同样让我们失去了增长和成熟必要条件。我相信年龄并不决定一个人快速成长,而是经历给予了力量;苦难比安逸更能迅速使一个人成熟只有通过更多的困扰,我们的心态才能逐渐变得稳重和平静。
《道德经》还告诫我们:“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沉着稳重是做人的根本,对待事情要冷静,这样才能成为主宰。如果过分随波逐流,便会失去作为基础;如果性情急躁,则无法驾驭生命中的艰巨任务岁月和经验能够消磨一切棱角,使一个人的情感更加丰富且通达圆融,无论是在社交礼仪还是精神修养上,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人生形象。
把酒言欢,不必计较世事如何变化书信谈情,又怎知岁月匆匆流逝?生活本身并非一场风花雪月,你怎么对待这个世界,它就怎么对待你不要因为气傲就刻意去尝试,不要为了求得心平便故意接受折磨。一点骄横,一点骨气;一点娇纵,一点铸造。这般品行自然让你的智慧随时间而增添。你是否愿意继续探索生命?黄河仍有澄清之日,为何不能有人寻找时机呢?
标签: 道家书籍有哪些? 、 道教的根本经典 、 道家思想有经典哪些 、 道家励志语录 、 道德经原文及译文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