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气傲皆因经历少心平只为折磨多抱朴守拙如同尘埃中的光芒

如果我早知道这句话,我的人生可能会截然不同。最近,我读到了一段话,让我心里为之一震,颇受启发和感动,以至于第一次没能完全理解它的深意,只有在第二次、第三次阅读后,我才有了新的领悟。

这句话是这样的:“气傲皆因经历少,心平只为折磨多。”气傲之所以源于经历的少,是因为一个人没有见过更大的世界,只局限于自己的生活范围内,看不到浩瀚的星空、广阔的宇宙。在琐碎的生活中,在狭隘的思想里,我们常常胡思乱想,不断摇摆不定,一旦稍微努力一点,就觉得自己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有了一点小成就就认为超越了很多人,因此变得眼高手低、不可一世。

《道德经》说:“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用兵逞强就会被毁灭,树木太强大就会被砍伐。坚硬往往处于劣势的地位,因为你已经成为众矢之的。而柔弱反而能占据上位,保全自己。真正的力量来自见识过更大的世界、阅历丰富的心灵,这样的心灵更加虚怀若谷,而不是锋芒毕露地显摆自己的学问和本事。如果自以为是地认为只有自己最聪明,把别人当傻瓜,那么最后只能出丑。当你在众人面前显摆时,说不定你就是别人的笑柄。

心平只为了承受更多痛苦,这正是所有哲理和体悟都来源于经过的一种过程。这一切都是从磨砺中来。只有经历社会毒打和生活磨砺的人才能明白世间艰辛。不仅年龄能够让一个人快速成长,更重要的是经历。一切苦难都会让一个人的棱角被磨平,使得他们的心态稳重而又平衡。

《道德经》还告诫我们:“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稳重是做人的根本,而镇静是生命中的主宰。如果过于轻浮,就会失去做事基础;如果过分浮躁,则会失去做人的根本岁月与经验将一切棱角铸造出情感丰富而通达圆融的人格,无论是在处理人际关系还是修养个人品质,都展现出了最佳模样。

把酒言欢,不问世事,也许可以,但书信谈情,又怎知岁月匆匆流逝?人生并非一场风花雪月,你如何对待这个世界,它便如何回应你。不必因为气傲就刻意求得更多经验,不必为了追求心平便故意遭受更多折磨。减少些许傲气,加上一些骨子;减少娇气,再多加几分磨练,那么你的智慧自然会随着时间增长,最终走向成功。不过记住,没有谁一生下来就是那么聪明,如果感觉迷茫且缺乏阅历,我建议你翻开《道德经》,那将是一次深刻的人生体验,让你的思考得到进一步提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