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不为有为而必注南华真经秘笈解密

在人群中,颜回选择与众不同,他的行为和言论都显得格外慎重。有人问他关于变法的看法,世事万变,唯有无心之人才能自用其是,而随机应变,不被世俗所累。

颜回见到孔子,请行于卫国。孔子的老师姓颜名回字子渊,是鲁国人之一,他是孔子的三千门生中最杰出的四科入室弟子之一。仲尼,即孔子,也是鲁国人,以殷汤之后生的身份出生于衰败的周朝,有着圣人的德行。他曾经解释《庄子》,深入玄虚之境,因此不再细致地阐述了。

人们询问事务纠结复杂,如同儿女情长难以完结,对物质利益关心,也在理,但实践不易,所以寄托在颜回和孔子的身上,以此来指导化导的人道方法,将圣贤的心意传达给世间。

“奚之?”(你为什么要去?)

“将之卫。”(我要去卫国。)

“奚为焉?”(你为什么要去?)

答:“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我听说卫君年轻壮盛,却独自一人行动,不与民同欲。)

注:“独行凶暴而不顺物心。”

疏:“夫君人者动叉乘人,一怒则伏尸流血,一喜则轩冕塞路。”

轻用其国,而民死如草芥,“死亡太多”,视若草芥也。

疏:“蕉,草芥也,或征战屡兴,或赋税烦重,而死者其数极多。”

注:“视於国民,如薮泽之中草芥者也。”

疏:“蕉,草芥也或征战屡兴,或赋税烦重,而死者其数极多”。

民无所依归,“非但无可奈何,亦乃无所归往也”。

答曰:“愿以所闻思其禀受法言,庶几其国有廖乎。”(我希望能根据我的所闻思考并学习这方面的教诲,以期望它能够使那国家变得更好一些)。

谏曰:彼道不足以救彼息。(他们的道路不足以拯救他们的情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