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昭通市大关县的一个古老村落中,一个充满神秘气息的场院里,一场特殊的表演即将拉开帷幕。在这里,头戴奇异面具、身着古色古香服饰的男艺人们,以木偶般的动作和独特歌唱技巧,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名为傩戏的传统表演。傩戏,又被称为端公戏或跳端公,是一种以驱邪除魔、消灾化吉为主题的祭祀活动,被誉为“原始戏剧活化石”。
据记载,在光绪十四年(1888年),当地因为干旱,知县廖时清组织了100多位艺术家在县城搭建台子进行49天的大型傩戏表演,以求得神灵保佑和天降甘露。
然而,这种盛极一时又几乎消失于世的一门艺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期遭到了打压。道具被没收甚至被破坏,掌坛师遭受批斗,最终导致这一传统文化一度面临灭绝之危。
幸运的是,大关县文化部门对这一宝贵遗产展开挖掘整理,并成功将其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大关县第八代掌坛师曹相和不仅传承了曹氏端公戏,还被认定为代表性传承人。他不仅精心教授下一代,也通过专场演出等方式,让这份珍贵文化再次流芳百世。
为了确保这一重要文化遗产能够持续发展,当地政府投入更多资源,对傩戏进行重点保护,并设立了专门的小组,即鱼田村田坝村民小组中的端公戲傳承點。这使得曹相和有机会收徒授业,将这些深厚而丰富的情感与知识转嫁给后来者。
标签: 道德经全文与译文 、 帛书道德经一本 、 道德经原版全文及简单译文 、 大道至简无欲则刚什么意思 、 道德经全文拼音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