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念的经文张与材天师之谜

张与材 (?—1316),道教的第三十八代天师,字国梁,号广微子,是宗演之次子。天资仁厚,他不仅善于诗文创作,还擅长绘画尤其是写竹和草书。在他的大字草书中,可以看到他深邃的思想和对艺术的追求。据说他的画龙变化莫测,每幅作品都独一无二,没有留下原版,即使有求也难以找到。

晚年,由于忙于道教事务,他很少再动笔,但即便如此,他在艺术上的成就依然令人敬佩。《丹青志》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人给他一块绢素,只需一声“画龙来!”便会有一只龙飞上绢素,在那瞬间完成了一幅精美的画作。而《汉天师世家》则赞扬了他的“书翰精奇”。

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或许是在元贞元年(1295年)左右,他继承了兄长张与棣天师的地位,为正一派第三十八代天师。他被赐予冠服玉佩,并被任命掌管江南道教的事务。在元贞二年的某一年,他受封为“太素凝神广道真人”,并且被授予管理江南道教的地方权力。此外,他母亲也获得了尊称为“玄真妙应仙姑”的荣誉。

《汉天師世家》还记载了更多关于他的事迹,比如自给自足、免除宫观差役以及箓法等。但大德二年的海潮灾害更是让人们看到了他的实际能力。当时浙江海宁郡遭遇严重的海潮灾害,奉诏建醮于杭州佑圣观,张与材亲自主持法事,最终成功止息了灾害,上级官员对此表示高度评价。

随着时间推移,大德八年(1300年代初期),他又获得了一些新的职责,被授予正一教主,并负责符箓的事务。而武宗即位后,又一次受到重用,被授予金紫光禄大夫,并且封为留国公,加赠金印。这一切都显示出当时社会对他的认可和尊重。

最终,在延祜三年病逝后,其遗体被安葬在金溪鸣阳山,享受最高荣誉:“太素 凝神广道明德大真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