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我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八年抗战的艰辛历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奋勇战斗,为取得胜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浙江宗教界同全国人民一道,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段历史里,浙江佛教界与其他宗教共同努力,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贡献力量。
“在抗日战争时期,浙江佛教界抗日救国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当数宁波奉化雪窦寺的太虚大和尚和天童寺的圆瑛大和尚。”浙江省新四军研究会的杨福茂教授告诉记者。太虚大师发出了“铣”电,呼吁国内外佛同赴国难。他倡导修持佛法,以祈祷侵略国止息凶暴,克保人类和平,并组织“佛教青年护国团”,积极参加救护、宣传等活动。
1937年春,冯玉祥将军到溪口时,为太虚大和尚书写了“太虚大和尚抗日救国”。他因其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被授予宗教领袖胜利勋章。圆瑛法师则组建僧侣救护队,在前线深入,救死扶伤,是中国近代爱国高僧,也是佛门一代宗师。
当七七事变后爆发全面战争之际,大多数人对未来感到恐惧,而圆瑛法师却以菩萨慈悲的心态鼓励大家:“不能一任欺凌”,“不能坐视弱小无罪者横遭杀戮”,他组织成立中国佛教会灾区救护团,由自己亲任团长,不畏牺牲地投身于前线服务中。他要求每位参与者发扬三大精神,无所畏惧,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不怕难、不怕死,用慈悲心去帮助受难者。
仅京沪队第一分队,就出入江湾、大场等前线,抢救受伤战士达万人以上。在上海沦陷后,他率领掩埋队,以菩萨精神主动组织,将尸体一个个地抬上车送往郊外掩埋,最终总计掩埋尸体1万多具。这群菩萨僧昼夜不停,在枪林弹雨中实施救济众生法事,被誉为英勇僧侣,一时间社会各界都对他们充满赞赏。
除了这些故事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寺院如杭州玉皇山福星观香火旺盛,它曾收容7000余名难民。在李理山方丈领导下,这些道士们停止宫观宗教活动,全力投入到抗日工作中,他们敞开紫来洞道院收容逃难百姓,并冒险下山请求支援,使得困境中的困民得到了希望。而温州市道协会老会长陈崇杰道长提到的11位爱国道士,则因为坚守阵地直至最后被敌军屠杀,他们也成为了抵御侵略者的英雄形象。
此外,如禅源寺这样的场所更是成为恢复政权与攻击敌人的中心,其它地方如金仙寺海鹤庵五磊寺洞山寺吉祥寺等,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新四军游击司令部或党委机关所在地,以及秘密印刷点或修械所,有它们独特的地位与作用,对于整个战局产生了重大影响。而这些历史背后的故事,如同行云流水般相互联系,每一次牺牲,每一次努力,都汇聚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让我们今天能够见证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
标签: 道德经最老的版本原文 、 道家经典 、 道教最经典的著作 、 道德经学用金句 、 道家72仙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