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味道的糍粑节农历十月半的宁化传统盛事

在宁化的深秋,农历十月十五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被称为“糍粑节”,不仅是汉族传统节日,更是客家人大型庆典之一——“四半”的其中一部分,与正月半、七月半和八月半相呼应。这个特殊的时刻,不仅标志着丰收季节的到来,也是男女老少共同欢乐的一天。

十月十五日,也被称作“下元节”,这一天客家人会前往佛庙烧香,祈求平安与福祉。在这一年中,这个时间段正处于秋后农闲之际,上门打糍粑赠送亲友成为了一个常见景象。这样的习俗源自对丰收感恩的心情,以及希望通过分享甜美的糍粑带给大家快乐和满足。

打糍粑是一项需要团结协作完成的大任务,通常需要几个人轮流沾上水和茶油,然后用手或木杖反复捶打蒸熟后的糯谷直至其变成细腻而且不易分开的小颗粒。这个过程既耗费体力又充满乐趣,每个人都在努力地帮助将这道美食制作完成,最终每个人都会感到疲惫却也非常高兴,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做出了让众多亲朋好友欢喜的事情。

最终,将这些小颗粒混合糖、花生和芝麻制成大小均匀的小圆饼,即出名的宁化客家甜品—— 糍粑。当这些圆饼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并且外表光滑细腻,它们就准备好迎接大家了。不论年龄大小,每个人都无法抗拒这种由心肠温暖而生的美味佳肴,它们不仅因为口感独特而受到青睐,而且由于没有直接接触,使得它们不会互相黏连,这样的设计更增添了它不可抵挡的魅力。

在宁化客家乡村,有这样一句古话:“十月朝,糍粑粄子碌碌烧。”虽然现在已经有机器代替人们的手工,但那份传统手法所蕴含的情感与快乐,却似乎永远难以完全取代。在那个充满活力的过程中,每一次挥舞手臂,每一次笑声,都承载着一种特别的心情,那种即使是在现代社会里,也依然能够找到共鸣的地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