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道坚,原名赵九古,号虚静子,是长春真人所改之名,他是丘处机门下的“十八宗师”之一。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祖籍澶州(今河北密云),祖上簪缨相继,有政声。父亲任淄州太守后改同知平凉府,全家徙居平凉。大定三年癸未(1163),赵道坚出生于平凉。他自幼为人恬静淡泊,风清骨奇,喜欢参悟道家经典,尤其喜读老庄。
尚年少时,其父去世,大定十七年丁酉(1177),其母欲为赵道坚娶妻,但他却坚决不愿听从,并屡次向母亲明志,一心入道。他的母亲虽屡次诘责,但见其志坚定,不可改变,只得随了他的心愿。
他听说府中的道人崔羊头有道行,便拜其为师,崔羊头命他执厨爨之役,每晚做饭五到七次,每次要不同口味,饭进呈后并不多吃,但也不让多做,使赵道坚整晚都不能睡觉。但他毫无怨言,反倒更加恭敬,也没有丝毫的骄气,被人们称呼为“内奉先生”。崔羊头知道赵道坚乃可教之才,所以推荐他去甘肃华亭马丹阳门下。
第二年庚子年(1180),马丹阳回终南山时,他命赵道坚前往龙门拜丘处机为师。在龙门修 道期间,他随丘处机四处传教,也常回平凉游历传教。1186年,他随邱处机到终南山祖庭。1188年,当丘处机应金世宗完颜雍的召请去金中都时,让李灵阳接替自己学问。而在此之前和之后,都有人对他的文笔清古、书法造诣十分出众表示赞赏。此时凡来全真派参访或前来拜谒,“必先拜先生然后入拜丈室”,实际上就是协助丘处机处理日常教务,将近三十载。
成为丘处机的得力助手后,在全真派内的声望和地位也得以确立和稳固。当1219年丘处机会奉召前往西域,在挑选随行之人时,他被选择作为首选。在赛蓝城至仙逝前夕,对尹志平说:“我觉得有往生之兆了,我常听师父教诲:‘’‘ ’’’’.这话一结束,即告仙逝。当1221年的十一月五日享寿五十九岁葬于廓东原上,此地迄今仍有人祀之。
1223年,当丘处机会西行东还路过坟茔时,还专程去墓前拜祭。但当众人商议将先生尸骨运回的时候,被阻止,因为据说四大假躯终为朽物,一灵真性自在无拘,因此不宜拘泥于肉身。而到了1250年的元朝初期,由於李志常掌管天下事务,为褒美全真派師德赠予 “中贞翊教玄应真人” 号,并将遗体迁葬冠履五华山,每岁祭祀;而元至大三年正式敕封 “中贞翊教玄应真人”。
由于这些成就,最终于清代被尊奉為全真龍門派第一大律師,並且受到後世尊稱為「白衣長春」。
标签: 道德经正版八十一章 、 道教经典语句哲理名言 、 道教入门三本书 、 道德经名言100句 、 修心的经典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