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化大道至简的智慧探究

夏至节,意味着夏天的到来。许多学子期待着这个时刻,因为他们可以在没有学习压力的日子里,与空调、西瓜和WIFI为伴。当然,也有不少人希望在暑假期间去道观体验古风式的修行生活。在他们想象中,道观中的夏天既舒适又惬意,有早晚劳作,白天喝茶、弹琴、论道,晚上一起坐在院子里赏星辰。然而,这样的修行生活是否真实?(如果你真这么想,那我只能微微一笑,说一声:少年,你还是太单纯了……)

自古以来,道观里的道人们遵循中国传统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但要说明一点,“作”并非白天的吃喝玩乐,“息”也并非晚上空调房里的安然睡眠。对于修行者来说,白昼中的“作”是一种动态,要在处理各种事务中感应万物;夜幕降临后的“息”则是静态,是要完成与内心和内景之间进行调和。

按照道观时间表, 道人们在卯时(早晨5点后)就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工作。这是一个阳气正将要升腾的时辰,在此期间,他们需要完成个人清洗、庭院打扫、礼拜诵经和练功等事情。如果遇到了闷热的情况,大多数人都已经汗流浃背了。你看,即便是诵经这项活动,有时候也是一件“体力活”。

尽管如此,你不能叫累,不生抱怨,那么修行便会立即陷入下乘之境。我们上坛诵经,是为了祝愿国家长久繁荣昌盛以及祈求众生的幸福安康。而别人流血都敢前冲,我们流点汗又算得什么呢?更何况,这些汗水还能帮助身体排湿,可千万不要在诵经练功这两项任务上偷懒。如果真的三心二意,一则要承担因果报应,一则容易走偏气,这哪一种都是我们承担不起的事情。

修行的事,就像把每一件事做好,然后结果自然成熟。不贪图便宜,只脚踏实地,便能稳步向前走。在忙碌的一整天结束后,当信徒们回家休息时,道人们却继续保持着青灯下的参阅祖师训谕。这是问心最好的时刻——问问自己,有没有改过再犯?很多时候,我们总会不断犯错,但修行就是让我们学着每个朝霞去改善一点点,只要是在不断向前的路途中,即使是在尘世间,也永远值得。

经过这一切,你或许觉得道观生活并不如外界所想那样枯燥乏味,但对待这些日常琐事的是深深理解与尊重。在闲暇时光,小小年轻听老者讲述往昔岁月的大事,而小童梦寐以求未来能够达到的境界。这样的传承,不问年寿,却从小看老,从老看小,就像是春秋四季轮回一样,无始无终。

这样的夏日 道教 生活,你愿意加入吗?

(本文作者:高璟,本篇文章原创,由《中国宗教》杂志社编辑发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