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农历二月初二日,是龙抬头的日子。按照历法来讲,此时正是在夜间能见到东方七宿的日子,(角亢氐房心尾箕,东方七宿呈“龙”形)。而在民间传统中,则逐渐演化成为“龙抬头”的说法,因之也有了很多民俗,比如正月里不能剪头发,只有到了二月二这一天才开始剔除蓄了一整个正月的头发,预示着从今天开始可以如神龙抬头一样,开始新一年的新运程。
或许,即便违背了这些民俗后,也不一定真的会遭受什么样的惩罚。但老百姓心中始终有一份非常淳朴的信仰,那便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凡是利益于家人身体健康的事情,大家都会心甘情愿地去做;凡是传承着我们祖祖辈辈美好祈愿的节日,我们所有的子子孙孙都愿意去传承。
二月二龙抬头只不过是一年众多传统民俗节日中的其中一个(并且还不是最盛大、最隆重的那一个)。随着这些年传统文化的复兴,以及百姓民众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认知,以及具备了日益增强的民族自信心,人们也逐渐把生活的重心开始从各种各样的洋节和购物剁手节向着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上转移。如我们一年之中最核心的节日——春节,可以游船赏灯会元宵佳節、二月二龍頭好時光,此外,还有清明節、端午節、中元節、重陽節、寒衣節……细数這些傳統節慶,其實可以從每一個節慶中都發掘出不同的歷史典故。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历史典故对重塑今人的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中国人喜欢谈“教化”,这代表的是我们的祖辈父辈们对后人的慈爱,他们不希望我忘记过去,也不愿意我们在前行路上遇到太多挫折,所以才会借用一辈又一辈人们的人生故事和精神理念铸就了我们中华民族诸多傳統節慶靈魂。
或许还会有人質疑說,我們為何非要把過傳統節慶赋予那么多含義呢?過個禮拜本來應該就是大家開心快樂的一天,不過度思考意味著是否已經背離了過禮拜本質呢?
這點,在筆者看來是不需要多虑。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探討一個前提性的問題,即:中國人為什麼要過傳統禮拜?
中华文明有數千年的歷史,每個年代中都會有一時代精神引領者。但與其他文明不同的是,中华文明所強調忠勇孝诚等等價值觀念自古至今都是一脉相承。這些思想早已深深烙印在每個炎黃子孫血脉中。而在我們歷史中,因某些人物在社會道德方面做出了表率性,是值得眾人學習效仿的地方,最终要起到的必當是教化作用。但要明白,這教化並非強迫,而是在告訴後人勿忘前人的功德恩德。因為有他人才讓後世子孫才能安享盛世太平。教化目的,就是想讓人人學會感恩,並學習執行家國理念言行道德。
在此教化中,以民俗角度來看,是民族精神傳承;以宗教角度來看,是普度人無量責任傳遞。而於漢族自身語境內,“宗教”的定義即係宗先聖 教後人 是我們以歷史上的聖賢為榜樣 以他們觀點言行事迹作為對後人的教育内容 實則希望人人皆能以聖賢言行作自己的言行 以聖賢為人的為自己的為人 這雖然是一件十分遙遠且艱難的事業 但假若能向前一步 我們距離那大同 和諧 的社會 就會更近一些。
另外講,一方面講 虽然这样的社会理想需要世世代代为之努力奋斗,并且在社会进步过程中学到了许多东西,但假若你今日种下了什么样的根,他日,或是我自己,或是我儿女,或是我孙女与生灵,与生俱来的福禄終將會因我今日的一善而獲得更多好的福報哪怕我們很多の傳統祭祀其实都是具有很強象征意义(如端午祭祀纪念屈原,如七夕适合青年男女相聚等),但人間生活很多时候恰恰因为具有象征性和仪式性,让自己区别于飞禽走兽,使短暂文明获得万世流芳。这一点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原因,因为你的行为将影响到周围的人,对他们产生一种积极影响,让他们也跟随你踏上这条正确的人生道路。当你们一起迭代提升自己,你们共同创造出的世界将更加美好。此外,无论如何变化,都应保持内省与反思,因为只有不断学习与改进才能真正实现个人价值,从而推动社会发展。如果你现在正在寻找改变自己的方法,那么请不要犹豫,就像当初选择修炼道一样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吧!
标签: 道家的励志名言 、 道德经白话文全文 、 道德经原文第三章 、 道德经名言100句与解释 、 玄学入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