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和笔者有一个共识,那就是道教在当今社会中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对道教人才的培养和应用。一个宗教(不只是道教),其教化的出发点是人(信众),其主动施予和进行教化的是人(道人,或其他宗教教职人员),其信仰或效法的对象还是人(在宗教上称为神仙,在心理学上称为超人,是对现实人格的超越),因此,从宗教在现实社会中的立足、信仰、发展、教化、传承等等多方位的角度来说,关注于“人”的问题,或许才是真正关注到了宗 教的根本所在。
在这个基础上,单单以作为五大宗 教之一的道 教来说,究竟什么样的人是 道 教需要的人才呢?笔者不才,斗胆做出一下阐释:
首先要说明一点,尽管相比以前 的环境,如今 的 道 教有了长足 的 进步,但目前 的 道 教其实仍然面临缺人的问题。我们也经常会见到有的庙里只有一两位老道长(甚至是当地居士信士)在坚守,而面临着无 人传承的情形;有一些位于景区中的道观,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正式 的 道 人居住,从而使部分游客产生误解等;还有很多宫观中,也虽然不缺 人,却也面临着留不下人的难题。如果连基本的人员基数都不能做到稳定性,那又如何能够优中选优地去讨论人才培养的问题呢?
因此,不仅要解决人才数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提升人才质量。从入门上严把关,这就要求执事道长或者当家者具备判断优劣与好坏能力,并具有短期利益与长远发展之间做出决策和平衡能力。
抓紧对人才培养也是所有修行者的共识,但不同宫观根据自身特点,有的地方更重视经忏方面的人才,有的地方则更加看重讲经说法或管理方面的人才。这体现了修行方式上的多样性,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适合的地方去努力,为自己的修行尽一份力。
何谓人才?答案便是能够用自己的所修所学为道德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不拘一格降才能,用心修行,那么每一个人都可以称为人才。诗云“多则惑”,只有用纯真一念去修行,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并践行这四项标准,即“上靠得住、宗教学术造诣深厚、品德高尚能受群众拥戴关键时刻起作用”。
最终,要将这些理念转化成实际行动,使之成为每个想要成为优秀导师或领导者的模范。在这样的道路上前进,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我们才能让自己和我们的后继者们成为真正可敬可佩的一代又一代优秀人物。
标签: 中国现在最出名的道士 、 道家祖师是谁 、 道家学者 、 春秋战国道家代表人物和思想 、 当代道教高人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