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养生经典孙思邈论药食宜忌

《孙思邈论》是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所著的一部医书,内容广泛,涉及到药物的用法、食疗的方法以及养生的技巧。以下是对其部分内容的解读和总结:

饮食篇

在《孙思邈论》中,有关饮食养生的章节非常重要,它强调了饮食对于健康至关重要的地位。文章指出,正确的饮食可以预防疾病,而不当的饮食则可能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因此,要能够做到“调理好使饮食恰到好处”,这需要对医药与养生的知识有深入理解。

文章提出了几个关键点:

饮食宜量少而多次,不要一顿吃太多。

饮后不要立即睡觉,以免气血凝滞。

吃饱后应进行适量运动,如抚摩脐腹数百遍、呼吸数百次、慢步缓行等。

不要在深夜进餐,因为此时脾胃容易受损。

食物宜清淡,不要过分追求美味,也不应避开所有辛辣之物,只需适度。

文章还提到了酒水摄入的问题,一方面认为适量喝酒有益于身体,但另一方面却也提醒人们不要过度酗酒,因为长期大醉会损害肝胆并影响精气。

最后,文章强调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保持健康至关重要,比如定时定量地进餐,不让自己感到极端饥饿或渴望,这样才能维持体内正气流通,从而防止疾病发生。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孙思邈论》的飲飩養生原則與現代醫學觀點相當接近,即通過平衡飲飩來維持身體機能,並且強調預防為主,這種觀念一直被後世醫療工作者所推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