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威海女儿节习俗犹如春暖花开的诗篇

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主要习俗有两个:扫年和祭灶。

扫年,即扫尘,也就是大搞家庭环境卫生。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这种风俗一直坚持到现在,讲究卫生,干干净净过大年。

祭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敬灶王爷,因此小年也叫祭灶节。现在敬灶王爷这种风俗少了,只有少数人在小年晚上盛一碗饺子放在锅台角落里,插上一双红筷子,表示祭奠灶王爷。只有小年这天打扫房屋的习俗仍流传至今。

大年三十,上午要到墓地请故去的先人回家过年,还有贴春联、贴窗花、贴年画。在老辈儿,这天全家人凑在一起守岁,一直等到夜深人静时才睡觉。

到了晚上,全家人凑在一起吃年的饭菜,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美食特色。在山东威海,每个人都要注意说话,要说吉祥话,比如“福寿安康”,避免说不吉利的话,如“碎”、“散”。刚进门的小媳妇,更要注意说话,以讨好婆婆的心意。

当午夜钟声响起,全家还会吃除岁的饺子,并且鸣放鞭炮,有些地方还会发纸钱给逝者,让他们能享受到新的一年的喜悦。大初一早晨,全家首先拜见长辈,然后收礼物和红包,再进行包饺子的仪式,每个人的饺子里都有一枚硬币代表财富和幸福。大初二走姥娘家的路,大初三送亲戚的大门,小初四结婚的人带着媳妇回娘家的日子,都充满了温馨与忙碌的大团圆气氛。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在威海,他们用面做盏灯边提月份,用来卜测晴雨。此外,他们还有蒸灯和散灯这样的习惯,其中蒸灯又称为豆面灯,将其中捏出十二个褶子,每一个代表一个月份;而散灯则将点燃后的豆面灯置于特定位置,用来占卜一年中各个月份的情况。

除了这些,还有正月测福这一传统活动,从正月初一到十,这十天被称为“主示日”,人们根据每天的晴阴、雪风等情况来占卜一年中的丰歉兴衰。而正月七日被认为是人类诞生的日子,所以人们特别重视这个日期,对此种文化习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它成为了民间的一个重要传统活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