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诗解微明1道可以弱:无为之心,如水之流,不争而先至。浅知有为,所争者末,争鱼者濡,逐兽者趋。至道至无,至无至微, 至微无形,无形有情真情所致,无微不至,无状无象,无声无响。以情治国,不在文辩。
老子曰:道可以弱,可以强,可以柔,可以刚,可以阴,可以阳,可以幽,可以明,都能苞裹天地,都能应待无方。这与《道原》篇意同也。
知之浅,不知之深,知之外,不知之内,知之粗,不知之精,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理解和认识。你知道吗?那些懂得善良是善良的人,其实并不善良。而且,只有不说话的人才是真的懂得什么,而说多了就不知道什么了。
人可以用言语表达吗?老子回答说:“为什么不能呢?你只是想用言语来表达。”其实,用言语去表达并不是真正的表达,那就是到达了最好的状态。但是在追求这些的时候,我们却忘记了最根本的事情,就是我们的行为本身。所以,最终我们得到的是一堆空谈,而不是实际行动。
还有一个问题,是关于国家治理的问题。老子说:“现在看吧,就像挽车一样,你前面呼喊着‘嗷’(火乎切),后面又跟着应答,这就是挽车时鼓励力气的声音,即使是郑、卫、胡、楚这样华丽的音乐,也比不过这种意义上的重要性。”
故此君若要治国,有法可循,但这法令太过分,每每导致盗贼增多。这说明,在治理国家时,更重要的是遵循礼节,而非文字上的辩论和纠缠。如果你的法规过于繁复,就会产生更多的混乱和犯罪行为。而作为统治者,你应该明白这个道理,用朴素的方式来管理民众,又何必烦恼那些华丽装饰呢?
总结来说,没有实际行动,只是一纸空文;没有简单直接,只是一场虚伪游戏;没有自我反省,只是一种盲目追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否还能保持清醒头脑,看清楚事情的本质呢?
标签: 道家现代代表人物是谁 、 受道家思想影响的名人 、 道家的历史人物 、 道教著名人物 、 道家学说的创始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