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上公老子章句卷二道家禅语经典语录

淳风第十七 太上,下知有之。太上,谓太古无名之君。下知有之者,下知上有君,而不臣事,质朴也。其次,亲之誉之。其德可见,恩惠可称,故亲爱而誉之。其次畏之。设刑法以治之。

其次侮之一日,以多令烦,不可归诚,所以欺侮也。此言信不足焉,其君信不足于下,则应以不信相待。而此道家禅语经典语录中讲述的是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哲学,即使在当时的人们社会互动中,也体现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淳风第十八 大道废,有仁义。大道废则家有孝子、户有忠信,但仁义就显得空谈无用,因为大道废弃不再被应用了。在这种情况下,只是恶逆生长,因此才需要传承仁义来修正这些行为。此外,大伪也随着智能的出现而广泛存在,这些都是利用文字进行诡计和欺骗的手段。

淳风十九 绝圣绝智制作反初守元。大道时代虽然看似光明,但实际上仁义已经消失了,如同白昼中的黑暗;星辰失去了光芒,如同夜晚中的黑暗。这就是为什么在大道时代即便拥有智慧与能力,也无法避免纷争与混乱。

淳心第二十一 孔德容孔,大也有大德的人,无所不能,可受垢浊处谦卑,从独走于道。在万物中唯怳忽往来,没有定形,所以能包含万物的法象。这就是孔子的德行,让他能够接受各种不同的意见和挑战,从而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稳定。

虚心第二十二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曲从全身枉直屈伸敛盈弊薄新取天下敬久自新少取多佑谦托虚惑守一为天下式抱守法圣人不自见故明非自是故彰伐取功矜贵久危竞古言曲从全身此言非虚妄真实归父母无伤害

希言自然飘风暴雨孰为此者?天地孰为此飘风暴雨者乎?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与众不同,不当如飘风暴雨也。这是一个关于自然规律与人类行为关系的思考,它提醒人们应该顺应自然,而不是强求或违背它。

苦恩第二十四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余食赘行物或恶之一日赋敛余禄食以为贪行动欲伤害故物无有不畏恶 之然何必如此,有道者的生活方式是不参与这种权力斗争和贪婪获取个人利益的事务,他们选择远离尘世繁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清净。

象元第二十五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安可以为天下的母我不知其名字曰大。不知其名强曰大高而无上罗而无外包容一切所以曰大逝远反四皆大域中四皆小凡称名非极此乃域 也 天地王皆在乎 无称 之内 故 曰 域 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