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月孛星君,是一位尊为太乙华阴月孛星君的神明,与其他三余合称四余,与七政合称十一大曜。其中,罗睺星君和计都星君为逆日月而行,而紫炁星君和月孛星君则为顺日月而行。
古人认为,有妖孽出现时“月孛”也可以凭视觉观见,“其星为彗星之属”,但不同的是光芒四出,不同于一般只有一条慧尾的彗星。在特殊的情形下,如发生食相时,就可以测得。《春秋》中就曾经有这样的记载:“孛见大辰”、“孛入北斗”。
然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现代科学已经认识到,这些所谓的“隐曜”实际上并不存在,而是由古代天文学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来推断的一种假想存在。这包括了对月亮运行轨道近地点和远地点的一种解释,即所谓的“暗月”或“黑月”。
尽管如此,在许多传统文化中,这些假想存在依然被赋予了重要的地位。在修养与祈福消灾方面,《元始天尊说十一曜大消灾神咒经》、《上清十一大曜灯仪》等文献提供了通过塑绘十一曜形仪、修斋行道礼念忏悔来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
例如,在火府派中,将太乙祖母看作是火府派之主法大神,并且将她与火府派中的斗姆分开。而在其他一些地方,则将太乙祖母与斗姆并列,或甚至直接等同起来,并且还会通过各种符咒雷法来进行祭祀,以期达到保护民众免受邪恶势力的侵扰以及获得安宁平静的心愿。
总结来说,无论是在历史上的探究还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每一次提及到太乙月孛 星 君,都充满着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大智慧,它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是一种文化精神,是人类对于宇宙奥秘探索的一部分。
标签: 道家文化不同时期代表人物 、 道家学派创始人 、 道家经典代表人物 、 太上老君属于什么教派 、 道教的起源和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