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之五道家思想代表人物篇

皇初平,丹溪人也。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見其良謹,將至金華山石室之中,四十餘年翛然不復念家。其兄初起尋索初平,歷年不得,後見市中有一道士善易,而問之曰:吾弟牧羊失之四十餘年,不知存亡之在,願君與占之。道士曰:昔見金華山中有一皇初平,非君弟乎?初起聞之驚喜,即隨道士去,求弟果得相見悲喜。

語畢,其兄問初平曰:牧羊何在?答曰:近在山東。其兄往視之,但有白石壘壘,再謂弟曰:山東無羊也。初平曰:羊在耳,其兄自不見。兄與初平偕往尋之,以叱叱聲起數萬頭白石成羊,其兄乃說:“我弟獨得神仙之道如此,可學否?”弟答:“唯唯,只要好道就能得到。”

其間,又有沈建者,他是丹陽人,也好道,不肯仕宦。他精於導引服食的術、還年却老的法,並且能治病,使人愈疾。他曾寄奴侍三五人、驢一頭、羊數十口,每給藥一丸說:“但累屋舍,不煩飲食也。”便辭去,但主人卻奇怪他的行為。但他走後,這些奴侍和驢羊都變得光潔了。

此外,有華子期者,他是淮南人,是師甪里先生的徒弟。他接受了靈寶方,一日行五百里,可以舉千斤,一歲十易皮。但他後來得到了仙去所居名子期山。

王遠者,小字方平,是東海人。他博學五經,也精通天文圖讖、河洛等事。在漢孝桓帝時,因預言天下盛衰,被連徵不出,但他並未回應ultimately題宮門扇四百餘字,都紀錄方來的事蹟。而當時太尉公陳耽為方平架了一個小院,在那裡朝拜,並請教他的仙法。

蔡經則是一位小民,由於骨相適合成為仙,所以被選入官僚界。但因氣少肉多,因此不能上天而死,就被告以要言才離開。此後,他發熱如火欲水灌溉,如沃焦狀再過三日消耗骨盡,便入室覆以被忽然消失,只留下皮頭足具如蟬蛻一般。而一年多後,他忽然返回家中,比之前更少壯頭髮黑亮。

麻姑這位女子,她接待蔡經母及妻子,並用米擲地成丹砂。她對蔡經說話時,用的是鳥爪的手指,這讓蔡經感到背部痒癢想用它們來擦拭背部。此事讓方平知道了,而后又有許多其他的事情發生,其中包括一個叫涉正的人,因閉目二十年的時間而獲得開眼的能力,但每次開眼都伴隨著霹靂般巨大的聲音和電閃閃的光芒。一段時間過去了,此人物即再次閉上了眼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