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以后的道家道教文化如同天然道观一般隐匿于世间却蕴含着修炼九字真言的奥秘让我们一探究竟

甲——关尹子

《史记·老子传》载老子出关时,关尹问道,老子乃作帕德经五千余言,他或者是承传老聘学说底第一代。《吕氏春秋·不二篇》说老、关底学派,以老贵柔,关尹责清,柔与清底区别,我们可以从《庄子·天下篇》中窥见他思想的一斑。

乙——杨朱

杨子的生平更属暗昧,现在只能从《列子》、《庄子》、《韩非子》等书窥见他思想的大概。杨朱日:“百年之寿大齐,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格。”他的学说在战国时代极普遍,《孟 子》的评为“为我”,《淮南•沉沦训》的评为“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但人们往往误解他为极端的纵欲主义者。

然而,从杨朱自己的话来看,他主张的是一种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不去追求名利,而是愿意顺其自然地接受生死。他认为,“理无不死”、“理无火生”,人生的苦乐都是一场空,因为一切终将归于尽,都不过是虚幻的游戏。在这方面,他与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有根本上的不同,这些都是战后人类本性的教训,而不是真正的人类本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