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智周,南朝齐梁时期的道家代表人物,他出生于丹阳建业(今江苏江宁县境),在南朝宋时期的崇虚馆中广泛传播《十方忏文》。据记载,孟智周对《老子经》的理解深刻,“多所该通”,他还著有《老子经通题目》,其中提到:“千二百《老子》,此即其数千二百,《老子》自别有经也。”这表明他对伯阳和其他后学者的解释持批判态度,同时认为伯阳之尊号始于隆周时代,这一尊号含义隐晦,不易深究。
孟智周不仅精通道家的理论,还撰写了几部重要著作,如《老子义疏》(或称四卷)和《道德玄义》三十三卷,但这些作品已大部分佚失。在唐代末年,杜光庭编纂了诠释笺注的《道德经》,其中列出了包括孟智周在内的一些古代 道士,他们对于道家的玄机进行了详尽阐述。
据史料记载,当时梁静惠王曾请教孟智周关于道家哲学的问题,而僧法云亦来听讲。法云以其渊博的知识和敏锐的思维,在讨论中与孟智周展开激烈辩论,最终两人的交流都获得了对方的高度赞赏。当时的人们常称呼他为小孟。
标签: 无为无不为无可无不可 、 无为而无不为是谁提出的 、 道家必读的经书 、 为啥道家是最厉害的 、 道家的自然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