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四大真人河上丈人指点迷津

河上丈人阐道德,道教四大真人指的是河上公、张道陵、王谢玄和郭淮。河上公是战国末至秦汉时期黄老哲学的集大成者,黄老道的开山祖师,又是方仙道的领军人物,他的《河上公老子章句》为最古的《道德经》注本,是以帝王术为主的黄老道家向以养生术为主的黄老道教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文景之治期间,曹参作为齐相,以避正堂舍盖公焉,其治要用黄、老术,而河上公则是一位真正的道家隐者,他认为“养生成神”、“长生不死”等理念,从而更加重视治身养生。安期生的师父即河上公,在东晋葛洪所著《神仙传》中被称为“天台山有河上公丈人题字云”,其影响力至魏晋时仍然十分巨大。

金代日照状元张行简也有记载:“日照之名,始于元佑。祖曰:天台山有河上公丈人题字云:‘云自天出天然奇石天下无,日照台前台后胜景台上有’”。据此,可以推断出,“日照”的名称可能与河上的奇石有关联,即“海上日出,曙光先照”。

另外,《史记·乐毅列传》太史 公曰:“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 上丈 人。”又,《汉书.曹参传》记载:“孝惠元年,使人厚币请(gě)使于齐高密、胶西,为曹相国师”。从这些历史记录可以看出,河 上丈人的地位及其对后世影响深远。

总结来说,不仅是在文景之治期间,也在其他时代如东晋及金代,都有人提到过或受到过 河 上丈人的启发,这种情感共鸣体现在人们对于 道家的尊崇以及对 道教四大真人的敬仰之中。在这个过程中 河 上丈人的思想和实践,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且持久的地面作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