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养生学修行的诗句与历史的五重奏

道教养生学:修行的诗句与历史的五重奏

道教是世界上唯一倡导尊重人生、追求人类健康长寿,希冀得道成仙的宗教。它在长期实践中,创立了系统的养生理论,寻求到科学的养生方法,并撰写了大量养生著作,形成体系庞大、包罗万象的道教养生学。

道教养生学出现并非偶然,它源于中国最古老的原始巫教,是先秦神仙家思想、老庄道家炼养学说及秦汉方仙道、黄老道发展的必然结果。伏羲氏被认为是源头,其仰观俯察创立八卦,为符号学奠定基础。

《易·系辞下》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可见太极八卦是从观察天地万物而得来的。黄帝将医学、哲学、卜辞等引入其中,使得道家成形,也开创了道教养生的先河,如今我们自称炎黄子孙,却不知道其祖非老子一人,而是黄帝才是真正创始人的。

中国人的思维习惯都可以在道教找到根源。黄帝也是 道教和養生的創始人。鲁迅曾说,“中国根底全在道教”。从历史发展看,从春秋战国时期至唐末,有着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为代表,这一阶段奠定了后世许多关于“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的基本理念。

第二阶段为秦汉时期,这一时期形成了一系列具体实践,如守一内丹房中术符箓等,对后世有重大影响。在这期间,一些名医如张仲景,将医学与养生的理念相结合,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理论基础,同时提倡调护机体以顺应四季变化防病保健,以及饮食调和避免过冷或过热损伤身体。

第三阶段西晋至唐末,这一时期形成顾四时调情志节饮食宜小劳慎房事行气吐纳等几个方面的養生理论与實踐。此時有葛洪提出胎息练气以延年益寿,并详述要领,他对炼丹之术也有所研究,对化学史上产生重要贡献;陶弘景辑录前人文献编纂《養性延命原》,对于推动養生學發展有重要影響;隋朝練氣術继承两晉南北朝成就,在医疗实践中广泛应用;唐代孙思邈融合医药佛理著书籍,与其他时代的人们共同探索练气法以延年却老。

第四阶段宋元明清这一段时间里,由南宗北宗两派分别发展出各具特色的養生理論與方法,其中包括内丹的一种修炼方式,对後世產生成绩深远影響。这段时间里,无论是在文学作品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能感受到對於修身養性與長壽不衰的心愿和追求。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