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镇周庄,民间有一个独特的庆祝活动叫做“龙戏节”,它源远流传至今。据《周庄镇志》记载,这个节日起源于民国初年。当时,1916年的一场大火使得西中街百余所房屋化为灰烬,损失惨重。为了防范类似灾难再次发生,1917年周庄成立了名为“火政会”的组织,并配备了现代灭火设备。
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日,便是举行“龙戏节”的日子。这一天,全镇的救火队员们集合于中市街圣堂,然后按照规矩抬着装饰有水龙头和喷水管的器具列队游行,最终集中于南河滩。在负责人指令下,每支队伍展开竞技,以第一时间喷出水流者获胜。
节日期间,还有一场盛大的表彰仪式,在城隍庙前戏台上演出两场,“龙戏”剧目吸引了来自五乡八镇的观众云集。然而,有趣的是,在某些特别剧目如“跳加官”中,即便是赐福之神也必须穿绿袍而非红袍,因为绿色象征着水,而红色则与火有关。此外,也不允许演绎与火相关的情景,如“连营被烧”,这是忌讳中的禁忌。
通过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出,“龙戏节”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对抗自然灾害、保护社区安全的重要传统活动。
标签: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的意思是什么 、 念九字真言的真实感应 、 易经的人生智慧感悟 、 张三丰是道教创始人吗 、 道家思想对世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