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志平,清和真人,道家思想的创始人,其德行功业高达大德,但因金庸小说虚构,他长时间遭受现代误解。尹志平(1169 - 1251),字大和,号清和子,祖籍河北沧州,因家徙居莱州(今山东掖县),是全真道第六代掌教宗师。出生于书香门第,他天性清明聪慧颖悟,不逐儿嬉喜读书儒道经典,如同以前学过一样。他洞晓阴阳精通物理,被称为“生之良能者”。十四岁拜马钰为师,因为父亲不允许他出家,他就偷偷跑到庙里住。几次三番,最终十九岁正式在昌邑的西庵出家,礼长生真人刘处玄授业。
明昌二年(1191),尹志平前往栖霞参见丘处机,并尊敬《易》于郝大通、王处一后,其名声四播远近尊礼。曾被潍阳千户请他做观主,将其赐名“玉清观”,领众耕稼供养师友二十年。在元太祖十四年随成吉思汗使臣征召丘处机后返回燕京退居龙阳观成为全真道第六代掌教。
尹志平掌教期间,全真道得到了元统治者的支持,其鼎盛局面延续至元太宗四年窝阔台南征返还燕京时迎见皇帝并获得特赐三洞四辅道经一藏。在太宗七年春,他恢复兴建了多座重要寺庙,以尊显全真祖师。而在宪宗元年春辞世前夕与门人表达即将去世,在二月初六长生羽化纪念日主持斋戒后溘然逝世,享寿八十三岁。
其门人守墓终身中统二年朝廷赠予“清和妙道广化真人”,至大三年加封“崇教大真人”。尹志平有诗词歌颂甚多结集《葆光集》三卷,其中《北游语录》记录其讲论勉励忍让谦恭、苦己利人等理念,为后世留下深刻影响。
标签: 古代道家境界划分 、 大道至简繁在人心的意思 、 道法自然的内涵 、 道家的主要思想主张 、 无为则无所不为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