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常(1193~1256),元初著名全真道士,字浩然,其先洺州人,宋季徙居开州观城。幼孤,养于伯父家。年十九,不从伯父为之议婚,负书曳杖作云水游。他初隐东莱之牢山,复徙天柱山之仙人宫。宫之主者嘱其往从邱处机。
元太祖十三年(1218),闻邱处机自登州转居莱州,他乃束装往拜席下,被赐号真常子。次年,他随邱处机应召西觐元太祖,被选为十八随行之一。在此期间,他曾进《易》《诗》《书》《道德》《孝经》,且具陈大义,上嘉之。
太宗时期(1229~1241),汗庭鲜有儒家士人,太宗知他博通儒学,遂命创建国子学,以教蒙古贵官子弟。他承旨后,对冯志亨佐其事,并在国子学内授课读各种经典。当时京城残破,他们即设于长春宫内。
李志常也因此受到太宗的殊遇。在宪宗五年爆发了关于《化胡经》和《老子八十一化图》的争论,全真道遭到严重打击,但他仍以深沉的智慧和高尚的人品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弟子,最终因感到屈辱与愤懑而去世。在他的晚年,他将教事付张志敬后离世,在中统二年追赠“真常上德宣教真人”。至大三年,加封“真常妙应显文弘济大真人”。
标签: 为什么要远离学易经的人 、 道家学说又称老庄之学 、 道家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 、 道家的名言名句 、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