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道家名人之四十六

王仙君,唐昭宗天復初年自上党云遊,经北魏緱氏,入嵩山。王仙君以其飄忽无滯的生活方式和不为世人所知的行径,使得人们对其生平有了许多传说。据说,他在嵩山西北的一处绝壁中隐居,而他的门人和弟子们却无法找到他,只能远远地瞻礼。

李昇,以江夏人自称,是唐德宗朝的人物。他博通群书,有文才,为性高古,与少室山道士学艺养形。他常穿着布衣游历天下,被元稹、白居易等朋友邀请相聚时,对他们提起自己不愿意接受世俗荣利而选择继续自己的修炼道路。

胡二郎,在成都遇见一位醉酒的道士,每次醉酒时都会取石支其首。后来,那位道士醒来并感谢胡二郎,并劝他修炼 道术,用诗歌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自然界律法不可抗拒的感慨。

张鼈,不知何许人,但在唐末得道。他曾到过成都玉局化洞微大师李应之室。在宋神宗熙宁五年九月,他竟然卖药于市中,无人识破他的身份。

李梦符,不知何许人的故事,在后梁太祖开平初年,他在南昌放荡不羁,有一次用釣竿懸一魚唱歌漁父引,其词日新,被人们争相购买听闻。有人敲冰入水,即出则气如蒸,这些奇迹让人们惊叹不已。

乐子萇,海陵人,在后梁太祖开平中家酤釀善于饮酒。一位道士来访,说他三升酒足矣,但即使喝下去,也会醉倒死去。这件事让乐先生感到害怕,将那盎满酒液的人秘密埋葬,只留下了一句:“茹蒜不可以徃也。”随后,那个人化作仙客离去,只留下一句:“茹蒜”(吃蒜),“不能徃”(不能归),说明要保持清心寡欲才能获得长生。

吴涵虚,以风采著称,一直未曾出山,最终因“阴功济物”的原因被召见。但当时已经是上昇期,所以最终没有出现。此外,还有荊臺隱士鐵冠先生樊氏,因慕合靈之道而寻找吴涵虚,最终失去了联系。

李雲卿,一位医者,以草木为药治病救命。他有一本名為《醫方》書,其中包含許多奇异藥方,但他自己卻從未對任何患者收取報酬。而後來,他獲得了一種神丹和玉字,這讓他成為了一個真正的大醫師。在聖治峰空建房安葬後,他於同光二年八月一日於白日仙去。

張薦明是一個燕人的儒學者後來成為了道士,並且深厚地研究老子的哲學。在晋高祖天福四年時,被召見並討論如何使用道家的理念來治理國家。張薦明回答說只要能守住“一”,就可以治理天下。而這正是《易經》中的原則之一,因此晋高祖非常欣赏张荐明,并给予了尊贵的地位。但之后张荐明再也没有露面過,因此他的最后结局成为一个谜团。

賀元,是个仕途中得到了真实能力的小人物。当宋真宗东封泰山的时候,作为水部员外郎的一员前往参与庆祝仪式,却因为自己的超凡能力而突然消失,从此以后便再也没被发现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