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年,深秋的一个子夜,风雨交加。我独自在西拜殿的经堂内虔诚持诵《皇经》。忽然,殿外传来一阵异样的动静,像是殿门被抓挠、轻叩的声音。深更半夜,莫非还有施主求助?我将手中的《皇经》安放于香案,端烛上前打开殿门一看,竟是一只白色的狐狸。那白狐体态弱小,瑟瑟发抖,一条腿染着殷紫的血迹,我想必是受了伤来观内避难。我便将白狐引入殿内,将一些伤药轻轻替它敷上,又将一些食物放在旁边,这才重返香案打坐诵经。
三柱香烛燃尽后,我诵经完毕,看向窗外,那只白狐已悄然不见了。一只小小的山间野狐,或可来无影、去无踪,我并未多想,只是领道众日诵早晚功课。然而到了子夜,当我照例在西拜殿厢房的香烛前表诵《皇经》时,却发现那只白狐又悄然而至,它坐在窗下,一动不动地竖着耳朵,如同在聆听我表诵的《皇经》。
心想,也许这白狐暂时无舍可栖,但既然它愿意留下来,便让它自便吧。但每当春秋更替,每到道士表诵《皇 经》,那只白狐总会静静地坐在窗下直到三柱香烛燃尽后再悄然离去。这就这样持续了三年过去了。
有一天,我完成了我的道行和修炼,对那个聆听者说:“你已经在这里陪伴我三年,你应该有所成就。在乾元观修建扩张之时,我们定为你另立屋舍。”话音刚落,就发生了一系列神奇的事情。
话说,在镇江金山,有一个夫妇,他们财富丰厚却无嗣,以至于他们常常忧郁寡欢。除夕晚上,他们也正处于这样的境况中。当大年初一,他们准备送出所有家产以换取生育之福,但就在此刻,一只带着红绸包的小小山间野狐闯进他们家,将所有财产拿走而去了,而这个红绸包就是我们之前对话中提到的那份捆好的红绸包。
事后,当杨童孝用这个红绸包找到陈姓夫妇,并且告诉他们关于窗外聆听《皇 经》的故事之后,他们都明白过来,那个黑暗中的聆听者其实是一位仙灵,最终得道成仙。而这笔巨额财产,其实也是命运注定的赐予,用以帮助修建乾元观,使其更加显赫和繁荣起来,从而使得人们都认为茅山乾元观拥有镇江金山寺的一条街呢。
标签: 无欲则刚怎么理解 、 八字静心禅语 、 修道之人用的头像 、 普通人要怎么修行 、 老子道德经第六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