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内观经
老君曰:天地媾精,阴阳布化,万物以生。承其宿业,分灵道一。父母和合,人受其生。始一月为胞,精血凝也;二月成胎,形兆胚也;三月阳神为三魂动而生也;四月阴灵为七魄静镇形也;五月五行分藏,以安神也;六月六律定腑,用滋灵也;七月七精开窍,通光明也;八月八景神具,降真灵也;九月宫室罗布,以定精也,十月炁足;万象成也。
元和哺食,时不停也不离。太一帝君在头曰泥丸君,是总众神之主。照生识神,使人之魂得以存活。而司命处心,则纳受生成元。而无英居左,将制三魂于其中。而白元居右,则拘束七魄亦在其中。此桃孩住脐,是深藏精根之所在地,而照诸百节,则使百神得以生成。
所以周身,无有空闲之处,因为是由此能存有生命气息。此元炁入鼻中,便可灌注至泥丸之中,因此便能保持身体的清净与安宁。在运动、住止之间,都应关注其心意,因为这正是保持生命长久的关键。
予内观己身,从虚无中来,因缘运会,再次降临世间。这法则如同天地,它可以舍弃阴性而吐出阳性,并且能够根据四季的变化,将五行分别放置于不同的位置。
眼为日光,如同日轮般发光,其眉毛则如华盖一般覆盖头顶,而头颅则犹如昆仑山般高大,此乃宫阙所在,也是精神所寄托的地方。在万物中,最接近自然与本真的便是人类,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应该爱护自己的生命气息。
但凡人类,却常常自认为自己并不珍贵,而又被外界诱惑导致染污,不断寻求名利,不顾自身健康与精神,这种行为其实只不过是在徒劳地苦恼罢了。
从道理上讲,我们每个人都承载着命运,并且拥有一个固定的形态,但我们的思想却随波逐流,没有稳定的根基。如果我们能够修养自己的内心,那么就能更好地理解世界,以及提升自己的人格境界。但如果我们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即使拥有了智慧与能力,也终将无法避免失败与挫折,只能像牲畜一样,被役使直至死亡。
因此圣人们提出了教导,让人们通过修习自己的心智来达到修身养性的境界。这正是一条通向永恒生命与超脱尘世痛苦的道路。当一个人能够真正理解并实践这些教诲时,他便可以获得真正的心灵自由,从而远离一切烦恼和恐惧,最终实现长生的秘密,即羽化成仙、成为仙人的状态。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因为没有真正理解这些原理,所以无法持续保留这种状态,只好不断重复循环,在生死轮回中迷失方向。
老君继续说道:“人若想要逃避恶劣环境及沉沦下贱生活,就必须克服六个情绪——贪婪、嗔怒、愚痴等——并且学会正确对待事物。不然,他们就会被这些欲望牵引着走向错误的道路。”
接着老君解释说:“认知容易,但信仰难度更大。一旦信仰建立起来,更难以坚持下去。一旦坚持下来,更难以把握成功。一旦掌握成功,更难以守护不失。”因此,要想确保生活中的平衡,就必须不断努力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我认识,同时要谨慎选择路径,以免误入歧途最终丧失目标。
标签: 道德经全文播放 、 修道人的眼睛为啥都变了 、 道德经的核心内容 、 无为而无不为怎么回复 、 道士朋友圈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