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的价值并不在于其数量,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有效传达意图。《庄子·田子方》中有一个故事被记载下来:温伯雪子的齐国之行,他途经鲁国。在那里,有个人请求与他会面,但温伯雪子拒绝了。理由是,他听说过中原的君子,他们精通礼义却缺乏洞察人心的能力,因此他不愿见到这样的人物。
当温伯雪子再次经过鲁国时,这个人又请求会面,温伯雪子这回接受了。他发现这个人举止得体,每个动作都符合礼节,而且给人的感觉如同不可抵御的龙虎一般。而且,这个人对他的规劝和指导都表现得恭顺而严厉,就像儿子的父亲或父亲对儿子的态度。这让温伯雪子感到慨叹。
孔子见到温伯雪子的场合,也没有开口,而他的学生 子路 便问:“老师一直想见这位温伯雪子,却一句话也不说,为何呢?”孔子回答道:“这样的人,只要用眼睛一看就能感知他们内心所持的大道,所以不必再用言语。”孔子的目光一瞥,便能读透对方的心思和志向,从而说明了:语言不在乎多寡,只要意思传达到了即可。
那个频繁求见并试图通过言谈来建立关系的人,其言行虽然符合礼仪,却未曾理解过温伯雪子的真实意图。不管是几次会面,不管是多少话,都不过是在空谈。语言是一种表达意思的手段,但如果意思已经明了,那么目的也就实现了。
标签: 道教里面最经典的句子 、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txt下载 、 书法无欲则刚图片 、 道教太上感应篇全文 、 道教四大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