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民俗节日文化与习俗二天下第一奇山绘卷中游岁月静好

九、二月二、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德州称为“龙抬头”的日子。据说,到了这一天,经过冬眠的龙就被隆隆的春雷惊醒,便抬头而起。所以古人称农历二月初二为“春龙节”、“青龙节”。这天冬去春回,天气逐渐变暖,雨水也会多起来,万物复苏。

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百姓们通过各种纪念活动,寄托了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在德州民间就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

实际上“二二2, 龙抬头”此说和古代天文学有关。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大、小六甲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龍形星座,即龍宿恰似龍之頭部。此时黄昏时龍角星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因此稱為「龍頭」。農曆初兩是春風之後黃昏時龍角星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所以稱為「引鳳」或「引蛇」。

留下许多风俗,如明人沈榜《宛署杂记》云:“两月引龙,都熏百虫……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入宅厨……旋绕水缸。”《明宫史》载:“初两日……各家用黍面枣糕,以油煎之,或以面和稀摊为煎饼,或名曰熏虫。”清富察郭崇《燕京岁时记》亦云:“两月初两,每至是夜,有作‘熏虫’者,以面饼炒熟。”

其习俗一直沿袭至今,在德州一带还保留着这一切:吃面条叫做“须”,烙饼叫做“鳞”,包饺子则称为“牙”。总之都要以竜体部位命名。这一年的剃头理发,是吉祥如意的一刻,也是剃头理发好的时候。在德州还有"正歲不剃頭"說法,因此節慶前已經一個多個半個 月,這是一個需要修整頭髮時機形成了於該節慶當晚進行修整頭髮習慣。

最后,这个时候也是惊蛰前后,那些隐蔽在地下的害虫开始蠢动,而疫病也容易爆发。在这个时候,每个家庭主妇都会手持灯笼照亮房梁,同时低语道:“照房梁,不让蝎子蚰蜒藏匿。”有的还会敲击炕边边敲边说,“敲炕沿,不让蝎子蚰蜒再见”。

此外,由于该日期也是某些人的生肖对应时间,因此人们通常会燃放鞭炮祝福他们一年平安健康。而且根据传统,这一天被认为是土地爷诞生日,也就是所谓的地神诞辰,一些地方甚至举办土地庙祭祀仪式,为土地公公祝寿并求得风调雨顺。一年一度盛大的庆典,让整个村庄充满了欢乐与期待。但随着社会发展,这些习俗已经逐渐消失,只剩下一些遗存及现代化改造后的庆祝方式作为纪念。

标签: